北茅縣雖然不大,但也不小,起碼做生意的鋪子就不下二三百家啊,多開一家車馬行,也不過是被左鄰右舍議論幾句就扔到腦後了。

    林華經營著故事會,自然消息最是靈通,他聽了同樣沒有多想,倒是替自家驕傲起來。畢竟這北茅縣原本也不過貧瘠又偏僻,除了朝廷發配犯官,或者含山關戰事起,這時候有人來往,也就是秋日時候能多幾個收購皮毛和藥材的行商了。

    但如今多了林家,起碼走過的外地人,能帶幾盒林家的點心,買幾件草編物件,或者幹脆聽幾日故事再走。

    這車馬行,說不得也是要沾自家的光兒,生意才更好一些。

    他這裏想著,卻不知道那邊李勝三個已經趕了馬車出城而去。

    如今才是二月中旬,雖然殘雪正在慢慢消融,但其實土地還凍得很是硬實。以北茅的寒冷,怎麽也要在三月末才能備耕。

    但三人坐在馬車上,一路從縣城南門出來,越往南走,越是驚奇。因為路邊的田裏居然已經有農人在忙碌了,特別是靠近河道附近的田地,幾乎家家都有人在張羅。

    李勝忍不住好奇,就問兩個兄弟,“南邊都說北地的人彪悍,喜歡打架。種田一事最是差勁,餓不死家裏老少就算本事了。如今看來,這話也不對啊。這個時候,就是京都周邊也沒開始農忙呢,這裏倒是先開始了。”

    朱奎心思縝密,眼見田裏的農人一搞頭刨下去,幾乎翻不起多少土,但他們依舊興衝衝的繼續揮舞鎬頭,好似凍土下邊有金子一般,他就道,“你們先慢些走,我過去問問。”

    說著話兒,他就跳下了車轅,奔去了田裏。正幹活的農人是個三十多歲的漢子,眼見有人過來就警惕的放下了手裏的活計。

    朱奎趕緊拱手問好,笑道,“兄弟,我們要去拜訪一戶人家,尋您問個路啊。”

    漢子掃了一眼路上果然有輛馬車,於是就放下了戒備,憨笑道,“大兄弟,你要去哪啊,這附近十裏八村,我都算熟悉。”

    “我們想去林家村,拜訪林家。不知道這路走的可對?”

    朱奎幾乎是不等問完,就見那漢子臉上立刻滿溢了笑容,真誠又歡喜的趕緊給他指路,“對,當然對了。你們就順著這路一直走,第一個村子是三裏河,第二個就是林家村。這個時候,娃子們還沒下學,否則啊,你隻看哪個有娃子們不斷跑出來就是林家村沒錯了。”

    “哦,這樣啊,多謝兄弟了。”朱奎趕緊道謝,末了好似不經意的順口問了一句,“兄弟,這天氣還冷著呢,地理凍的厲害,你這麽刨一日怕是也挖不出幾丈遠,不如過些日子再忙吧。”

    “哈哈,多謝兄弟提醒啊。不過,我這心裏急,想著早些把這旱田改了水田,在家也閑不住,就來地裏出出力。”

    “這旱田不錯啊,看著很肥啊。為什麽要改水田,咱們這裏天氣冷,怕是等不到秋收,稻子就被霜打了吧?”朱奎蹲下抓了一把泥土,雖然還有些硬,但看得出,土質黝黑,種糧食肯定收成不錯。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