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為難的時候,所有災民都放下了手裏的活計。手藝好的幫忙編蒲團,手藝差的就自發去了工地,開始鑿石頭,砌圍牆,修水渠。

    村人見了,都道這些災民還算有良心,於是也是紛紛聚去幫忙。

    於是,不過七八日,大福寺收到了幾車草編蒲團,林家的石牆和水渠也修好了。

    災民們立刻開始收拾了行李,南邊不比北地這麽冷,種田比北邊都要早一個月。

    如今正是正月末,他們路上大約一個月左右,趕回去正好可以播種了。

    林老爺子把這些人行事看在眼裏,到底還是點了頭。

    人性自私,但有時候又有光華閃現。

    趙三發和劉石頭那般的人固然可恨,但留下這些災民卻也是知恩圖報。

    於是,他就尋了嬌嬌把心裏考量之事說了,嬌嬌當即就同意了。

    老爺子再不遲疑,又喊了裏正同幾個族老,正色說道,“這些災民來了咱們林家村也有幾月了,雖然有些不順之處,但歸根到底都是些老實本分的鄉親。他們家鄉又遭了災,如今回去,即便先前做草編賺了些銀錢,但要重建家園,總要幾年光景才能恢複元氣。我想著,把育秧插秧的技術教給他們,助他們一臂之力。

    另外,附近村屯的鄉親,若是有信得過的,想要跟著學,咱們也別掖著藏著了。你們覺得如何?”

    這一年裏,林大河入獄,再到嬌嬌被綁,每件事,各村鄉親都是盡心盡力的奔走幫忙,林家村人人看在眼裏,自然也是心裏感激。

    再說,育秧插秧的技術是老爺子一家琢磨出來的,他都尚且不心疼,他們作為同族,誰也沒資格攔著啊。

    最重要的是,這些十裏八村的鄉親,也有他們的兒女親家,遠房親戚啊,同樣會受惠,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那些災民,他們帶了新種田法子回到千裏之外的家園,同他們更是沒有幹係了。

    於是,裏正同族老紛紛點頭,“這是積德行善的好事,我們聽大伯的。”

    “是啊,大哥你說了算,我們沒意見。”

    這事兒就這般定了下來,村裏的後生腿腳也快,揣了大院兒裏得來的肉包子,一邊啃一邊就奔去了各個村屯。

    很快,十裏八鄉就都知道林家要傳授大家種稻豐收的秘技了。

    不同於那些災民的半信半疑,各村家裏有水田的,幾乎歡喜的都要合不攏嘴了。

    畢竟林家秋日時候的豐收,他們可是看在眼裏的。如今林家願意教,他們學到手,就意味著自家秋日裏也能早早收割,不怕寒霜,不怕欠收。

    倒是災民們雖然敬重林家,對林家感恩戴德,但他們也是有傲氣的。南邊不同北地,幾乎家家戶戶種稻。論起技術,怎麽也不可能是小小的北茅縣更占先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