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去,三生她娘估計還頭疼呢,第一次娶兒媳婦,什麽都不熟悉,不像咱們家裏,娶了七八個,閉著眼睛都知道怎麽辦了。”

    董氏說的孫媳婦兒好似作坊裏流水線上下來的,惹得眾人又是笑的厲害。

    果然,排房那邊的趙家院子裏,塗氏正忙的厲害。

    因為趙三生做了官,塗氏也不用再回嶽麓山下顧著小鋪子,所以母子倆打算常住京都了。

    別管趙三生官職大小,到底是個官了,塗氏就是官家老太君。

    所以,趙三生惦記尋兩個奴婢,省得他不在家時候,老娘身邊太冷清,也不用親手操持吃喝穿戴了。

    林家當初在北茅收留了那麽多的難民孩子,供給他們讀書,養育他們長大,如今最小的也十七八歲了,正是得用的時候,難得的是忠心又機靈。

    如今有一些跟著主子們在外邊,有一些在重要的產業做管事,有些不願意出門的,就守在學院,大院兒裏,或者小學堂中。

    趙三生直接就找胡管家討了兩個,人選全靠自願,月銀同林家一般無二。

    於是,就有兩個丫鬟月鈴和雪妮報了名。

    胡天明琢磨著,還要一個看家護院的老仆人,就在村裏又尋了一個。

    趙三生是探花,前程無量,跟著這樣的主子,肯定沒錯。林家是好,但忠心又本事大的人太多了,難出頭。

    這會兒,塗氏帶了月鈴和雪妮在拾掇壓箱底的好東西,看門的顧老頭兒就笑眯眯的坐在門口編草簾子,過幾日細菜苗的時候,村裏都能用到。

    塗氏拿起一匹綢緞,原本還覺得不錯,送到誰家去做聘禮,都算體麵。但如今娶的是姚家閨女,就怎麽都瞧著不夠好。

    趙三生瞧著娘親如此歡喜糾結,就勸道,“娘,姚家是書香門第,不在意這等虛禮,咱們家裏隻要盡力準備就好,姚家定然不會嫌棄。”

    “這孩子說什麽傻話呢?誰家嬌養的閨女要出嫁,當父母長輩的不是心裏惦記啊,收到男方的聘禮貴重,這才能放心閨女嫁過來啊。”

    “哈哈,大妹子說得對,這些小子就是心粗,咱們不操心真是不行。”

    碰巧趕到的馮氏,朗聲接了話頭兒,扶著董氏進了門。

    身後是一串端著東西的丫鬟,這個手裏是兩匹花色鮮豔的綢緞,那個手裏是首飾盒子,還有書畫卷軸…

    “哎呀,老夫人,大嫂子,您們怎麽來了?快坐,快坐!”

    塗氏見到救星一般,趕緊招呼丫鬟搬椅子。趙三生也是親手扶著董氏落座,又親手奉茶。

    董氏笑眯眯拍拍他的手背,“別忙了,我們是來幫忙的,可不能添亂。”

    塗氏指了一院子的東西,苦笑道,“老夫人,這麽多年,我是這裏一點兒,那裏一點兒,什麽都不敢用,就想著給三生留著娶媳婦兒,結果如今看來看去,布料都過時了,首飾也老氣,放在聘禮裏,真是怕給三生丟臉。”

    。您提供大神花柒遲遲的重生之農門嬌女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