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官員把一切看在眼裏,給老爺子行禮的時候也就越發恭敬了。

    老爺子是一品國公,這會兒同眾人拱拱手,也就算是回禮了。

    明德帝有心同老爺子多說幾句,但這時候攆人,事情還沒處置好,就皺了眉頭。

    不想,老爺子卻笑道,“皇上,老漢聽說太子要西征,徹底把那些蠻子殺光,但是軍糧不足,是不是?”

    “是啊,老國公,朕一直以為大越即便不是富足的人人不缺衣食,起碼也不會缺了幾萬擔糧食啊。哪裏想到,國庫空空,太平倉也是空了一半。西征令已經下了,總不能讓兵將們餓著肚子趕去邊關啊。”

    明德帝雖然缺點眾多,但總體來說也算是個好皇帝,起碼沒有驕奢淫逸,為朝政費心也是實打實的。

    林老爺子心裏暗自點頭,嘴上卻是誇讚道,“皇上可不好自責,要知道多年前,咱們能保證蠻人不殺進含山關就不錯了。百姓日子過得戰戰兢兢,一年餓半年就算好了。

    再看看如今,太子盤算的是徹底鏟除蠻人,可不是把蠻人趕走就成。百姓更是豐衣足食,人人稱頌皇上英明呢。

    國庫空虛,也不過是先前耗費太過,隻要堅持過這一年,風調雨順,田裏大豐收,國庫自然就充足了。”

    明德帝被哄的眉開眼笑,平日也是沒少聽朝臣歌功頌德,但老爺子說的實在,就好似他親耳聽到百姓們這麽稱讚他,這心裏自然更舒坦。

    幾個官員在下邊坐著,有的歡喜明德帝消了氣,有的則暗暗撇嘴,安國公這話兒說的好聽,問題依舊是沒解決。

    好似為了回應一般,老爺子緊接著又道,“皇上,我們家裏先前住在北茅,緊鄰著含山關,多少年就怕蠻人打進來。所以,家裏一直有屯糧的習慣。

    這幾年雖然進京了,天子腳下,什麽都不用怕。但這個習慣卻依舊沒改,不想如今倒是派上個小小的用場。

    昨日我帶了兒孫們算了算,村裏可以勻出一萬擔的米糧。北茅那邊田地多,存糧也更多,還有個三萬擔,但路途遙遠,總要三五日之後才能送來。

    這般加一起,就湊個四萬擔了。喵喵尒説

    杯水車薪,不知道能不能解西征的燃眉之急,但這四萬擔捐給朝廷,抵禦外敵,總是我們家裏的一番心意,還望皇上不要嫌棄。”

    眾人聽得都是驚喜,齊齊望向老爺子。

    明德帝更是抓了老爺子的手,笑的驚喜,“不嫌棄,安國公可是幫了大忙了。”

    西征秦嶺,第一批軍糧,預計要籌備八萬擔,十萬大軍,足夠兩月的口糧。其餘一路趕去秦嶺,各地州府還能從常平倉勻出一些,勉強三個月不必擔憂軍糧。

    而三月後,已經是夏日,草木複蘇,蔬菜瓜果的都不缺,無論哪裏都能再勻出糧食送去秦嶺了,也不怕百姓因為缺糧暴亂或者民怨四起了。

    戶部和兵部的官員突然解決了大難題,也是歡喜的不成樣子。

    “多謝國公爺,多謝國公爺!”

    。您提供大神花柒遲遲的重生之農門嬌女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