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帝冷笑,應道,“那皇後呢,母儀天下,賞賜給兒媳單隻玉鐲?”

    王丞相尷尬了一瞬,又說道,“許是下人安排不周。”

    明德帝立刻找到了泄恨的地方,吩咐了太監,“鳳翔宮上下不敬戰王妃,賞每人二十杖,立刻執行。”

    太監應聲下去了,王丞相居然又說話,“至於派遣到關外的監軍,老臣以為非三皇子不可。畢竟三皇子在一眾皇子裏年歲最長,又身為嫡子,在朝中也領過差事,論才學必定能勝任。”

    那世家閣老,沒想到王清臣這次會如此鼎力相助,很是驚喜,立刻附和道,“是啊,皇上。解決了關外這件事,就該商量今年的鹽稅了,這才是頭等大事。”

    這就是暗示皇上,三皇子得了關外的兵權,世家可以把鹽稅讓出來。

    明德帝半垂著眼簾裏閃過幾分冷厲和得意,想起方才退下的戰王妃,突然心底有絲錯覺。這兒媳難道真是受神靈眷顧之人嗎,隨便一鬧,都能助他拿到百般較力都不曾拿到的鹽稅…

    嬌嬌隨同萬全進了內庫,當然是毫不客氣,專拿珍貴又不打眼的東西。多半是寶石首飾,畢竟家裏女人多,特別是嫂子們,哥哥們都娶完,可有十二個呢。拿回去分一分,就當給嫂子們攢家底兒了。

    萬全本來還擔心,見此也就笑了,不時低聲指點幾句,讓嬌嬌很是發了一筆小財。

    待得出宮時候,嬌嬌請萬全替她尋了一間空房,借口整理妝容,進了空間敷了眼睛,打點的任何人看不出哭過,這才帶了勤多默多同萬全告辭。

    萬全回去就同明德帝誇讚戰王妃明事理,整理好妝容才出宮,不願傷了皇家的顏麵。

    其實嬌嬌根本就是擔心守在宮門外的哥哥們惱怒,衝進宮裏給她報仇…

    戰王妃進宮請安奉茶,不知道多少人等著聽消息呢。

    於是,見戰王妃帶了不少賞賜出宮門,人人都為了“風平浪靜”遺憾。結果下午時候,就有人傳了消息說,戰王妃的貼身丫鬟出宮後就直接去了城裏最大的銀樓,想要給一隻翡翠鐲子配成對兒。

    這可是奇怪了,王府什麽好東西沒有啊,怎麽需要在外邊配對兒呢。

    後來,又有人神通廣大打聽出了宮裏的閑話兒,原來,皇後娘娘這個嫡母居然給奉茶的兒媳,賞賜了一隻單玉鐲兒。戰王妃不想家裏知道了,跟著生氣,也想維護皇後娘娘的賢名,才想著趕在到家之前,把鐲子配成對兒。

    眾人聽了,幾乎有一半人不相信。畢竟孫皇後可是世家貴女出身,最擅長,也是以賢得揚名。就算不喜歡戰王,也不至於如此苛待戰王妃,畢竟無論戰王為大越立下的汗馬功勞,還是林家為大越獻了第六穀,解了天下百姓饑荒,都值得任何人善待戰王妃幾分啊。

    沒有幾日,三皇子又被禁足,鳳翔宮裏的奴仆被集體杖責的消息也出來了,於是市井間的猜測也就更多了。

    當然百姓們說起,無非是婆婆苛待兒媳,但高門大戶們更多考量的是,這樣的皇後和皇子,以後做了太後和皇上,豈不是會更加無所顧忌?

    當權者,連禮義廉恥的遮羞布都不要了,絕對是所有人的災難…

    。您提供大神花柒遲遲的重生之農門嬌女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