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倒抽一口冷氣,嚷道,“二百六十六抬?”

    “當年孫皇後入宮,也不過一百二十四抬,這是不是僭越了?”

    “是啊,從未聽說嫁女有二百六十六抬嫁妝的。”

    姚老先生端了酒杯,慢悠悠應道,“國公爺已經稟告過皇上了,這其中就有皇上添妝的六抬。再說皇後娘娘是世家貴女出身,賢德明理,最是疼愛晚輩,怎麽會因為兒媳娘家疼愛,多給了幾抬嫁妝而氣惱?”

    兒媳?

    眾人都是恍然,他們一直都把戰王放在了三皇子和孫皇後母子對麵,倒是忘了,孫皇後是嫡母,按理說戰王和戰王妃都是要叫一聲母後的…

    “是啊,皇後娘娘一向賢德明理,這娶了兒媳一定會歡喜。”

    眾人趕緊附和,嘴上恨不得把皇後誇出一朵花來,至於心裏怎麽想的,那就不能說了。

    王府外,這邊嫁妝進了王府,那邊還有一半在國公府沒出來呢。

    街邊的百姓,都是看的目瞪口呆。京都從來不缺少富貴人家,十裏紅妝嫁閨女也是不少,但像國公府這般的,可真是第一份兒。就算先前戰王送了整個寶庫過去,那林家也要再添上一倍,才有今日這等的陣勢啊。

    都說林家出身農人,很多人私下嘲笑,說起安國公一年四季在田裏忙碌,一粒稻子都舍不得落下,家裏就等這一粒稻子開飯呢。

    如今看來,林家遠超乎眾人想象的富足。隻不過,林家看重的,同世人看重的不同。

    否則今日也不會有搬空家底兒為孫女添妝的壯舉,這背後隱藏更深的是林家的團結。

    林家的孫兒們,沒有一個心疼攔阻,反倒好似委屈了妹妹一般,又是抬轎,又是親送…

    特別是那些暗中數著嫁妝抬數的姑娘們,真是要扯碎了手裏的帕子。

    人比人,真是能氣死人啊。都是姑娘家,都是托生一次,怎麽就差這麽多呢…

    終於,戰王妃的嫁妝最後一抬出了國公府的大門,走過了街道。

    茶館的小夥計也數的口水都幹了,他狠狠灌了一壺溫茶,這才嚷道,“二百六十六抬!整整二百六十六抬!”

    “哎呀,林家真是…太大方了。”

    “這也太多了!”

    “加一起,怕是要有十萬兩了吧!”

    “有人算過,林家一年修路和供給幾百座小學堂的孩子讀書就已經要花費十萬兩了。如今愛若珠寶的孫女出嫁,十萬兩的嫁妝怎麽夠?應該要在三十萬兩之上了!”

    有人酸溜溜的應道,“戰王重傷,這是怕孫女嫁過去之後跟著夫君受苦嗎?”

    眾人立刻眼神像刀子一樣紮了過去,“林家願意給,你跟著操什麽心?再說了,戰王是為國征戰受傷,大越誰受苦,也不能讓戰王受苦。否則以後誰還敢為大越舍命,誰還敢出征庇護大越百姓?”

    那人嚇得縮了脖子,哪裏還敢再出聲啊。

    。您提供大神花柒遲遲的重生之農門嬌女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