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京都往北,因為水泥路直通北茅和含山關,人來人往,最是熱鬧,路邊擺個攤子都能給家裏賺口飯吃。父母開明的,閨女送去北茅的羊絨作坊,兒子學了寫算也送去尋差事,就是在家裏種田,也能看得懂林家發下的農書冊子,種糧食也越發明白。

    百姓有錢了,自然舍得花用,做生意的商家也就得了好處,簡直是客似雲來啊。

    這般一層層遞進,京都的繁華好似都超過往年很多。

    林家從來都不貪心,小年那日給學院和小學堂都放了假,就開始發分紅了。

    當聽說一個工分居然有一百文的時候,所有人都忍不住歡呼起來。

    這一年,幾乎人人都賺了一千工分以上,這麽這算,除了每月的工錢,年節各色福利,每人還能拿到一百多兩銀子。

    這般聽著好似不多,但一家多少人呢。最起碼也有三個勞力,外加老頭兒老太太偶爾也做點兒零活兒,媳婦兒在城裏做小生意,歸攏在一起就是五六百兩啊。

    別看林家的賬目每次開銷都恨不得是千兩打底兒,那是因為負擔了幾千人的吃喝穿戴。

    但在普通人家,一年有二十兩就足夠生活了,花費到五十兩就是富足。

    而五六百兩,能蓋兩座大磚瓦房大院子,夠兒子娶十個兒媳婦,嫁二十個閨女…

    住在村裏,院子是新的,糧食是主家發的,布匹是主家發的,求醫問藥都是主家負擔,孩子讀書也不用花用一文錢。

    這五六百兩,就是純粹的剩餘,不必分出去一兩。

    有家裏小子跟去太平港的,更是樂瘋了,因為他們的工分還要翻倍。

    這個年注定因為這次分紅,如同被引爆的煙花,徹底炸開了。

    即便林家準備的大半都是銀票,但方便眾人花銷,還是有一小半付了白銀。於是裝銀子的箱子足足堆了一個院子,每個箱子都打開了蓋子,冬日清冷的陽光下,白花花的簡直耀眼。

    林老爺子的想法非常簡單粗暴,跟著林家有肉吃,跟著林家有錢賺。唯一就是要忠心,忠心,忠心!

    隻要不背叛林家,維護林家,林家就會讓所有人過上好日子。

    所有人接過自己那一份所得,都是激動的跪倒衝著林家正房磕頭。不必誰指點,也不必誰告訴,這是所有人的真心。

    特別是原本莊子裏的佃戶,一邊磕頭一邊哭。他們是從那些豬狗不如的日子,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對林家這個從天而降的救世主最感激。

    胡天明和村裏上了年紀的老人坐在門口閑話兒,喝著熱茶吃著點心,碰到高興的暈頭的,老人們就罵兩句,“都給我把嘴巴閉上,敢出去亂說,給村裏遭禍兒,我就拿拐棍敲折你腿!”

    “財不露白,有銀子自家老實藏著,該怎麽花怎麽花,但別宣揚的誰都知道!”

    “當爹娘的,別把心眼偏到咯吱窩啊!兒女多了,就要一碗水端平!小心傷了兒女的心,以後沒人給你們幹活兒賺銀子了。你們家裏受窮沒事,耽擱了主家大事兒,都不用主家,大夥兒就把你們攆出去!”

    。您提供大神花柒遲遲的重生之農門嬌女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