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管事行動也迅速,很快就把消息傳了出去。不說沿途的作坊風聲鶴唳,加強警惕,隻說京都這邊信兒,很快就傳到了糧囤村的大院兒。

    正好家裏吃了晚飯,胡天明送了信,老爺子看過就當著家裏老少的麵前說了幾句。

    相對來比,女人比男人可是更護家。

    董氏第一個就道,“這些外邊來的什麽使節,怎麽跑去作坊了,肯定沒安好心,這是要偷東西。”

    “娘說的對,好好的路不走,到哪裏都往作坊鑽,就是憋著壞呢。”

    馮氏抱了丸子,正拿了勺子挎蘋果泥,丸子一口接一口吃的歡喜,抹的小臉蛋上都是。馮氏說話,手下慢了,惹得丸子揮著小手嚷著,“要,奶奶要!”

    林大海給孫兒擦嘴,問道,“爹,要不要想想什麽辦法,京都這邊的作坊更多呢。還有狼頭山那裏,不好進外人。”

    “這倒是不怕,咱們家裏人總能把自家的好東西看好。”

    老爺子點了煙袋鍋兒,吧嗒兩口,又道,“唯一要擔心的是城裏城外的鄉親,被那些人嚇唬住了,沒有防備,容易被套話兒。還有那些把顏麵看的比天大的文官,總覺得這些是奇技淫巧,根本不覺得外族把這些學去,會給大越造成什麽影響。”

    “兒賣爺田不心疼,那些文官看不起工匠,就同三皇子一般,怕是為了一點兒利益,說把技術給人家就給了。”

    林保也是皺眉,轉而想起什麽,他又道,“爺爺,這事兒我們家裏不好出麵,但村裏人在城裏的可是很多,傳出一點兒話頭兒,給大夥兒提個醒兒,還是可以的。”

    老爺子正好也打了這個主意,聽得孫兒這般說,讚許的望了他一眼,應道,“那好,這事兒就交給你了。明日你進城尋仁哥義哥兒說說,至於村裏,交給你娘。”

    林保起身應了,就是馮氏也是笑道,“那我就接了爹給的差事了,正好這幾日也要在村裏走動一下呢。”

    說罷,趁著外邊天色沒等黑透,馮氏就把丸子交給大蓮,拾掇了一下,裝了點兒果味糖之類,帶了一個小丫鬟去村裏走動閑話兒。

    不得不說,女人在說話方麵,天賦是驚人的。

    第二日,不等林保見到林仁林義兩個,城裏街頭巷尾幾乎都在說起使節團硬闖水泥作坊的閑話兒了。

    村裏婦人們很多是賣早點的,城門一開就進城了,有些甚至在城裏租了住處,給客人盛餛飩,烙蛋堡的時候,隨便閑話兒幾句,就惹大夥兒議論紛紛了。

    待得中午時候,酒樓飯館也開始說起這些,就已經沒人知道最初是從哪裏傳來的,因為人人都再說。

    文官武將還罷了,許是自覺站的高,不過是些工匠鼓搗的玩意兒,還真沒被他們放在眼裏。

    但百姓們不同啊,每一點兒改變,都與她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是肥皂洗衣服不幹淨啊,是自行車騎起來不方便,還是香水不香啊,水泥路不好走,還是水車車水灌溉不方便啊。

    這可都是好東西啊,若是大越來了貴客,平日對大越也是千好萬好,那誰也不會吝嗇。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