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八,學院第一屆學子正式畢業的日子,為此學院進行了大掃除,實驗室要徹底整理,準備交給學弟們使用。就是食堂都開始殺豬宰羊,大廚準備把拿手菜色都做一遍,讓學子們最後再吃個痛快離開。

    寢室裏也放開了宵禁,不管學子們閑話兒到多晚,管理宿舍的小管事都不會上去敲門提醒了。

    籃球場上,蹴鞠場上,越來越多的人揮汗如雨,甚至有夜裏都不回去寢室,徹夜在學院裏遊蕩的學子。

    但如何不舍,就像孩子大了,總有離開父母的一日,分別還是來臨。

    這一日上午,姚老先生和林老爺子,外加戰王、包教授坐了大禮堂的主位。所有畢業學子分科係,一一上台接過畢業證書,還有一塊精鋼打製的小小牌子,牌子正麵纂刻了前進學院四個大字,還有學子的名字和拚音縮寫,背麵是科係,外加由學子的寢室號學號組成的一串數字號碼。

    這是學院給他們的證明,證明他們在這裏揮灑過汗水,也付出過最美好的三年光陰。

    學子們接了證書,掛了胸牌,都是紅了眼圈兒,鄭重跪下磕頭,謝過學院三年的教導和養育。對,就是養育。即便他們是孩童時候,也沒有被照料的如此周到。

    市麵上賣的特等冷水米,外人想買一斤都要打破頭,他們卻一日三頓的吃。雞鴨魚肉,海鮮山貨,都是食堂菜盆裏的常客。更別提那些飯後果子了,春吃桃子,夏吃瓜,秋吃葡萄,冬吃果。好像那些果子,就像田裏隨便一拔一籃子的蘿卜白菜一般隨手可得,他們足足吃了三年。

    還有四季衣衫,鞋襪,薄的厚的俱全,床單被罩半年一換新,甚至冬日一人還有一件羽絨鬥篷,又輕又暖,睡覺當被子都行。武科的學子更是分了裘皮,據說巡夜值守的時候,擋風隔涼保暖…

    還有自行車,即便如今便宜了,也是幾十兩銀子一輛,他們都是人手一輛,出入從來不必走一步…

    要支撐這一切,需要多少財力物力,他們都不敢計算。

    外人都說他們成才,撐起了前進學院的偌大聲名。但隻有他們所有學子知道,他們是學院用銀子和心血堆出來,他們隻成長到如今的樣子,根本沒有一點兒驕傲,反倒羞愧。羞愧不曾變得更優秀,更努力鑽研,為學院做的更多…

    姚老先生越發老邁了,但精神很好,一手捋著胡子,一手拍著學子的肩膀,“畢業了,代表的就是學院的臉麵,要記得學院的教導,不可走了歪路。”

    “是,先生,學生謹記。”

    學子們都是含淚應下,恨不得把自己分了兩半,一半兒留在學院才好。這樣的時刻,自然也沒誰發現有人極隱蔽的舉著一個小東西在拍來拍去。

    這人當然是嬌嬌了,學院第一批學生畢業,無論如何也要記錄下來,待得將來科技發達了,把照片洗出來,就是重要的資料。一如當初精鋼被研究複製出來之後,她也沒少拍。

    隻不過,拍著拍著,她的手機對準更多的就是她心愛的男朋友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