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部分則跟著程大夫在外義診,除了每月逢一在京都裏,其餘也是各個村子鄉鎮走動,義務給村裏百姓看診,甚至還送藥材。

    實戰永遠是最好的檢驗和進步途徑,不得不說,學子們的醫術是突飛猛進。不得不說,其中幾個膽子大的,已經開始跟進研究外科開刀縫合了。有了精鋼的支持,各色手術刀,鉗子,鑷子,都配齊了,酒精也是醫科人人必備。

    馮劉也被臨時借調到學院做了實習教授,說來也巧,他來第二日就遇到一個闌尾炎患者,以大越如今的醫術,這是必死的疾病,患者家裏哭得震天響,正好遇到學院的醫療小隊,馮劉也隻是琢磨了幾年,並沒有動手切過腸子啊,這時候硬著頭皮也要試試。

    於是征得家人同意,他就現場鋪設了手術室,壯著膽子開刀了。患者也是命大,流血很少,切了腸子,縫合肚子,然後不過七八日就活蹦亂跳了。

    如此,患者家屬感激之極,醫科學子們也成功的被激起了興趣,成了馮劉的跟班,準備往外科發展了。

    機械和木科的學子,去年因為狼頭山作坊往外運送貨物太過頻繁,牛馬吃力,於是突發奇想,要改變這一狀況,又同林貴加入,於是立了一個項目,打算建一條幾十裏長的木軌。馬車輪子同樣特質,契合之後,馬匹隻要起一個牽引的作用,省力又迅速。

    如今經過大半年的努力,已經過了試驗階段,馬上就要通車使用了。惹的京都裏的閑人,偶爾就跑來探看。

    就是林大河見了,都是歡喜,嚷著以後要在含山關同京都之間建一條這樣的軌道,這樣他往京都送貨物就輕鬆了。

    當然最讓人羨慕的就是武科的學子了,去年冬日開始就有戰王親自授課,教授實戰技巧,傳統兵書兵法,甚至是戰陣,新式兵器的使用。就是戰王沒有空閑,也會換副將唐元過來接替。

    而今年春末更是直接把武科學子都拉去了京畿道大營,隻要學院一畢業,他們就是龍翔衛的預備役,當然建功立業還要等機會,但如今這般,也是多少人盼紅了眼睛也盼不來的…

    臨近畢業,學院裏免不得有些浮躁。涉及到高級別保密科研的學子,不能輕易放出去,最好的去處就是狼頭山作坊了,工錢高,待遇好,同學院一般,大半再做研究。學子們都是滿意,順利簽訂了意向書。

    農科不涉及保密,木科和機械科也隻有少部分必須留下,武科由夜嵐經管。

    醫科學子的去向,林家直接決定在學院北側分出一塊地方建醫院。

    那塊地方說起來也不是糧囤村的,屬於一個山後的一個小村子。林家承諾為村裏修建一條水泥岔路通往京都的大路,那村裏百姓就欣然同意讓出了這塊地,當然建了醫院,若是有病患過來,村裏也會受益。

    之所以選這裏,是因為這在學院範圍之外,距離又近,主要是在後山腳下,流花河畔,風景也好。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