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嬌本想偷懶兒,結果不到半會兒就累的滿頭大汗,忍不住抱怨道,“嫂子,你們兒子太難帶了!我長八隻手,都忙不過來。”

    老少女人們都是聽得哈哈笑,大蓮和海女看向兒子一臉的疼愛,玲瓏三個新媳婦兒則是滿臉的羨慕憧憬。

    董氏更是眉開眼笑,“家裏孩子多才好呢,鬧點兒更好,熱鬧。”

    說罷,她又望向玲瓏三個,囑咐道,“你們能生就盡早生,趁著我還身體好,還能幫你們帶一帶。若是一時你們有個不舒坦,也不怕,咱們抱一個好孩子,引一引,總會如願的。”

    玲瓏三個趕緊應聲,“謝奶奶。”

    這般說著閑話兒,手裏的活兒幹的也是快。

    晚上吃飯時候,各色餃子就上了桌兒,麵團甚至都是用各色菜汁兒,果汁兒染過的,擀成麵皮包了餃子,自然也是五顏六色,又好看又好吃,惹得家裏人都有些撐到了。

    就這樣,今日蒸了粘豆包和大棗饅頭,明日就是炸肉丸,後日村裏又開始殺豬宰雞鴨,分雞蛋。

    整個糧囤村,雖然少了一百多學子,還有小學堂也放假了,但村裏村外卻更是熱鬧了。

    小子們凍的臉蛋通紅,也抽著鼻涕,胡亂扣著帽子在村外凍透的小河上打著冰爬犁。不時大呼小叫,惹得村裏婦人罵兩句,生怕孩子們凍壞了,大過年還要吃藥不吉利。

    大庫房照舊是最忙碌的一處,發白米細麵,豬肉、雞蛋,點心,布匹,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按照工分發紅利了。

    這一年比之去年,村裏村外,還有大越各地的生意都盈利很多。村裏的人家,按照一戶五口,一個孩子讀書,兩個老人算半個工分,男人整個工分,女人進城賣小吃,這麽算下來,基本每家都分了一百多兩銀子,細糧肉蛋布匹還在外。

    若是家裏有小子在鋪子裏做夥計或者管事,那就拿的更多了。

    一時間,整個糧囤村都沸騰了,人人都是笑的把所有牙齒都擺出來曬太陽。

    老頭老太太們走路都是輕飄飄,盤算著給孫女添嫁妝,給孫兒們相看媳婦兒。當然,無論是嫁孫女,還是找媳婦兒,都盡量在村子裏自產自銷了。畢竟大越再不找比糧囤村日子更好的地方了,外邊的人擠破頭想要進來,裏邊的人可是沒一個想出去的。

    臘月二十八的時候,林大山應酬完福來縣的鄉紳們,坐了馬車回家過年了。

    但城裏的生意卻還沒有歇息,百姓們忙著置辦年貨,便宜房和雜貨店都是人滿為患,酒館裏也是生意火爆,更不用說故事會這樣原本就熱鬧的地方了。

    林大河回來請示了老爺子,所有生意都從三十歇息到初二,初三再開門,算是強製歇了三日。

    生意是做不完的,銀子也賺不完,但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卻太難得了。

    夜嵐也在臘月二十九這日回來了,軍營那邊早就是扔給了唐元這個任勞任怨的副手,以至於嬌嬌都有些覺得不忍心了,借著夜嵐的名義給軍營裏送了不少的豬羊,還有果子和點心。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