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官媒又跑了一趟,就商定了下聘禮的日子。

    林仁林義今年十七歲,田家姑娘和餘家姑娘也都十六了,正是成親的好年紀。

    倒是林佳隻有十五,劉家姑娘也是十五,說起來還能再等兩年,但有馬氏這麽個後娘在,林佳擔心劉姑娘吃苦受委屈,於是跟家裏商量,今年把聘禮都下完,明年夏天時候再娶親。

    既然姑娘都相看完了,這樣的小事兒,林家怎麽會計較。

    三家在一個日子收到了林家的聘禮,林仁林義沒有功名在身,聘禮同普通人家相比,隻多了些綢緞首飾,外加聘金二百兩。

    兩家的親朋好友,原本聽說這事兒,還有些不能相信,但眼見接到聘禮,才是徹底歡喜起來,心裏猜測兩家閨女看著也不出奇,怎麽就攀上了林家的高枝兒,表麵上卻是滿口的恭喜,盼著沾點兒光兒。

    林佳有個秀才的功名,父親又是縣令,同劉福全一般七品,勉強也是門當戶對。

    所以,劉家接到的聘禮比另外兩家厚了三分,多了兩套文房四寶,但聘金還是二百兩。

    馬氏眼見同龐家一樣多,自認白白歡喜一場,臉色很是難看,但想起以後攀上林家,還可以不斷的搜刮好處,也就勉強收起了怨氣。不過,她到底是蠢笨的,神色裏帶出幾分,讓聞訊來道賀的弘文館和太學的教授和先生們,很是不恥。

    這劉家到底是走了什麽狗屎運,怎麽閨女就被林家看中了。

    本來這京都也不是沒人打林家那些小子的主意,但去年都在觀望看風頭,畢竟林家地位不穩固呢。

    今年林家的地位倒是穩固了,但又起了個學院,萬一同四大書院,還有太學、國子監等打擂台,這也是遭禍的事兒啊。

    沒想到林家另辟蹊徑,根本沒打算學子走仕途。

    這般就沒有什麽麻煩了,眾人剛打算動動心思,林家卻突然一口氣給三個孫兒都定了親事。

    而且,女方的門第,一個比一個低。

    不,應該說林家的孫媳婦兒根本就沒有門第高的。先前進門的三個,大孫媳娘家是獵戶,二孫媳兒和三孫媳幹脆就是孤女…

    真是不知道林家怎麽想的,旁人家裏就算不指望聯姻,給家裏找幫手,起碼也想著強強聯合啊。

    不過,林家有個戰王這個孫女婿,就一個頂一百個了,沒有孫媳家裏壯聲勢也沒什麽。

    不提眾人如何心思,林家這三個兒媳算是定了下來,雷厲風行。就是成親的日子都定了,臘月十八,林仁林義一起娶親。

    老話兒說,有錢沒錢,娶個媳婦兒好過年。

    至於劉家這裏,下聘第二日又來了個特殊的客人。

    胡天明笑眯眯給劉大人和馬氏行禮,然後示意跟在身後的兩個丫鬟上前,笑道,“劉大人,劉夫人,您二位也知道,我們林家連灑掃院子的小廝都會新式寫算,劉姑娘以後嫁進門是做少夫人的,要管家理事,自然也不好不會新式寫算。所以,我們四夫人特意派了秋菊和月玲這兩個丫頭過來。一來是教劉姑娘寫算,二來也是聽說府上節儉,沒有仆役使喚,所以讓秋菊和月玲伺候姑娘平日洗涮和吃食。以後還請劉大人和劉夫人多關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