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班師還朝的大軍越來越臨近京都,消息也越發鋪天蓋地了。

    比如王忠刁難先鋒營,安排的都是必死的戰事。

    比如王忠不肯讓傷兵入含山關養傷,八皇子槍挑蠻人將領頭顱,用功勞換了王忠下令。

    比如,八皇子三千兵卒困守孤山五日,王忠不肯救援。

    比如,王忠作為主帥,智計不成,還不肯采納將領的意見,幾乎所有勝仗都是崔召將軍指揮,八皇子帶領先鋒營拚命所得。

    比如…

    總之,所有消息都對王忠很不利,沒有任何一聲同情,都是指責。畢竟在朝堂上,在衙門裏,一個無能的尚書可以因為無功無過而博一句還有苦勞。

    但戰場上,關乎幾萬將士的性命,關乎大越的安危,主帥無能的弊端就太明顯了。

    也許一個錯誤的命令就會害得所有人身死異鄉,最重要的是被他打壓苛待的八皇子,一戰成名,成了大越的戰神。

    他自然而然就成了映襯八皇子勇武的一個反麵典型,而當初力薦他帶兵出征的丞相王清臣,也被眾人罵的夠嗆。

    “丞相讀書多,怕是最清楚那句‘肥水不流外人田’吧。自家堂弟領兵,總比旁人好用啊。”

    “可不是嘛,可惜某人戰死,家裏又無人可承繼這份權勢,怕是他不知道怎麽心疼呢。”

    “是啊,就在前幾日,王家小侯爺還為了爭搶百花堂的芙蓉姑娘,打傷了一個興州來的富商呢,連人家的船隊都給封了。如今…嘖嘖,做人莫猖狂,風水輪流轉啊。”

    若是嬌嬌在京都,怕是聽得這樣的議論,一定要感慨幾句,不一樣的時空,但皇城人的脾氣卻是相同的。

    天子腳下的百姓,比外地的四品官都傲氣。

    就是普通官員怕是也不敢這麽議論丞相和尚書,但這裏是皇城,興許丞相昨晚睡了哪個小妾,第二日都能成為茶館裏的新鮮事兒。

    不說百姓們如此議論,隻說京都無數高門世家,皇親還是新貴,自然更是接到的消息更多。

    死了一個兵部尚書,意味著朝堂要生了變化,架空了皇帝的丞相一係沒了一條手臂,怕是從此要力不從心了。

    整個大越朝堂的格局要重新劃分一下,而砍下丞相這條手臂的人,是蠻人,又不是蠻人。

    這話深奧了一些,但有心人卻都懂。

    就在這樣的時候,城門風塵仆仆趕來一隊人馬,人數不多,隻有老少十幾個,卻都騎在馬上,沒有一個坐車的。

    正是周山長帶了書院的護衛和林安趙三生,原本他們得了大越大勝,含山關安全無恙的消息,就都去了擔憂,從書院出發,趕路時候也沒著急。

    不想走在半路,卻突然接到京都的消息,周山長立刻急了,舍了車隊當先騎馬瘋狂趕路。

    趙三生和林安隱約猜到,山長如此心急,定然是同姚家有關,他們於是也騎上馬跟隨而來。

    如果您覺得《重生之農門嬌女》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64/64873/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