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當日,縣令和幾位教諭都沒到場,自然是避嫌。但林華私下都是送了禮過去,也不是什麽貴重東西,果子、點心和好酒,代表了林家的交好之意。

    收禮的幾家也都滿意,處在他們的位置,即便不特意幫忙,隻要不下絆子,就足以理直氣壯收禮了。

    選了一個天氣晴好的日子,周山長就帶了林安和趙三生出發回返興州了。

    他帶來的七個弟子裏,留了兩個在林家,一來替他照料師兄父子,隨時通報消息,二來也是為了一起研究新算學和拚音識字。

    其中一個就是呂念,癡迷算學,自然是一百個願意。

    另一個叫吳鵬,看著斯文有禮,擅長詩文。

    其餘弟子都隨著周山長回去書院,當然還有林家一同派去的車隊,由林華做主管事。

    林家沒有這麽多馬車,不必說又找到平安車馬行,李勝派了三十輛大平板車,大半拉了草編,剩下的坐人和安置行李也寬鬆。

    點心鋪子那裏,蔣師傅安排了兩個熟手小徒弟跟隨南下開新鋪子,還有趙三,也帶了老娘一起去闖蕩,以後負責點心鋪子經營,絕對可信,也定然是林華的好幫手。

    林大江送了兩個交好的師弟跟著車隊南下,到時候在本地再招幾個小學徒,撐起一個木器鋪子也容易。

    至於故事會,不過是一隻書箱子帶了所有故事,到哪裏都能開張。

    便宜坊更是容易,買個大院子,聚些小商販就成了。

    林華是摩拳擦掌,意氣風發,準備在興州大展身手。走時,念叨了好幾次,一定要爺爺和叔叔在即將畢業的學童裏,多分一些送到興州去聽他的調遣。

    在難舍的分離,終有一別。

    眼見車隊走遠,董氏婆媳都抹了眼淚,嬌嬌也是紅了眼圈兒。老爺子雖然沒掉眼淚,但捏著煙袋杆兒的手也是哆嗦。但他嘴裏還是嗬斥著婦人們,“都哭什麽,不吉利!誰家小子長大了不出去闖蕩?在家裏屋簷下飛來飛去的,那是麻雀!飛去天外的都是老鷹和大鵬!擦了眼淚,小子們再回來就是男子漢了。”

    女人們即便心裏再不舍,聽得這話也擦了眼淚。

    倒是村裏其餘老少爺們動了心思,眼見家裏小子又要畢業了,是不是也把他們撒得遠一些,比如追著去興州,跟林華一起做生意開鋪子。

    過年時候,在府城幫忙的小子們回來,挨家走動,別的看不出什麽,但說話行事可是圓滑成熟很多,惹得他們都羨慕。

    真就如同老爺子說的,圈在家裏,小子絕對不會有什麽出息。不如狠狠心,攆出去見見世麵,說不定就有了大出息。

    這般想著,他們就圍了老爺子問起興州那邊的風物,盤盤算著先給自家孩兒占個名額。

    董氏婆媳見此,倒是去了幾分傷心。以後學堂裏的小子們都奔去了興州,林華幾個孫兒有了幫手不說,同村裏定然也聯係多,時不時就能聽到消息了。

    如果您覺得《重生之農門嬌女》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64/64873/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