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未來的出路是什麽?20世紀90年代有個美國人寫了一篇文章叫《文明的衝突》,以後又發生了“9·11”、美軍攻打伊拉克,還發生了遍布世界的恐怖活動和反恐戰爭,似乎不同文明之間還都停留在過去的冷戰時期,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想這不應該是世界的本質,也不是我們解決文化差異的思路,未來的出路應該是東西方文化的融合,而不是一味的對立。

本世紀初,我們邀請日本建築師偎言吾在長城腳下的公社設計了一座竹房子,房子建成後,他寫的一篇文章裏談道,“過去中國的長城是分割了農業文明和牧業文明兩種文明的象征,而今天的竹子牆卻是聯結東西方兩種文化的符號”。我覺得他說得特別好,所有參觀過這間竹屋的人都感到這裏很有東方文化的意境,因為竹子在中國是一種避世、超然物外的知識分子精神的象征,比如竹林七賢;而房間裏采用的大麵積玻璃窗、地板采暖、衛生間設施又都是最先進的西方科技成果,如果隻強調其中一種因素,就不會像竹房子這樣給人帶來豐富的感受。我們的世界也應該是豐富的,融合的。

我們未來的出路是什麽?20世紀90年代有個美國人寫了一篇文章叫《文明的衝突》,以後又發生了“9·11”、美軍攻打伊拉克,還發生了遍布世界的恐怖活動和反恐戰爭,似乎不同文明之間還都停留在過去的冷戰時期,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想這不應該是世界的本質,也不是我們解決文化差異的思路,未來的出路應該是東西方文化的融合,而不是一味的對立。

本世紀初,我們邀請日本建築師偎言吾在長城腳下的公社設計了一座竹房子,房子建成後,他寫的一篇文章裏談道,“過去中國的長城是分割了農業文明和牧業文明兩種文明的象征,而今天的竹子牆卻是聯結東西方兩種文化的符號”。我覺得他說得特別好,所有參觀過這間竹屋的人都感到這裏很有東方文化的意境,因為竹子在中國是一種避世、超然物外的知識分子精神的象征,比如竹林七賢;而房間裏采用的大麵積玻璃窗、地板采暖、衛生間設施又都是最先進的西方科技成果,如果隻強調其中一種因素,就不會像竹房子這樣給人帶來豐富的感受。我們的世界也應該是豐富的,融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