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道覆的眼中閃過一絲慌亂之色,當年的情景浮上心頭,他的手緊緊地握緊成了拳頭,卻是無法回應。

    盧循冷笑道:“這種小而堅固的要塞,隻要區區數千人馬,就可以守住十萬大軍的強攻,再說我們現在連攻城器械都沒有,如何強攻?靠了長生怪物攻城,要是攻不下來,那全軍看到這一幕,士氣必然大降,就算上了岸,還可能驅使他們奮力進攻嗎?我的徐師弟,上次我們在海鹽得手後,你就是向孫恩提這種冒險進攻的建議,要我們全軍上船入海,然後從大江口直取建康,結果碰到蒜山之戰,又碰到了江麵無風,船隊無法前進,導致功敗垂成。”

    “現在,我們麵臨和當年幾乎一樣的情況,劉裕已經搶在我們之前趕到了這裏,占據了有利地形,這新亭要塞,就如當年的蒜山一樣,已經給晉軍搶占,我們失了先機,隻靠所謂的氣勢或者長生人鬼兵來攻打,並無多少勝算,一旦失敗,反而會折損士氣,讓軍心浮動,別說今天,就算後麵也難打了。所以,現在我們需要的,是沉住氣,靜下心,等待時局之變。”

    徐道覆不滿地搖著頭:“哪會有什麽時局之變?我剛才說過,時間隻會對劉裕有利,他不停地會有各路援軍到達,也會有源源不斷的民夫經過訓練成為合格的戰士,甚至在荊州的劉道規也會出擊抄截我們的後路。我們就算攻不下新亭,也完全可以紮營圍困這座要塞,大軍北上,直取建康南門,總比在船上空等要好啊。”

    盧循微微一笑:“這就是你隻知將帥兵法,不知時局的缺點了。劉裕現在盡出他的精兵銳士,布防外圍的各個要塞,可是城中卻是兵力空虛,你可知道,當年八王之亂時,驍勇善戰,號稱再世韓,白的長沙王司馬義,是怎麽死的嗎?”

    徐道覆的心中一動:“是當時城中的宿衛軍,如司馬越等將領,以為兵力不足,打下去必敗,於是發動了兵敗,擒拿了司馬義,送給了城外的敵軍。”

    盧循滿意地笑道:“這就是了,我現在,就是要讓天道盟和各大世家出手,他們的本事在於陰謀詭計,而劉裕能破陰謀詭計的,是他的兵馬,現在王妙音和劉穆之這兩個他的情報首領都不在,而他的親信部隊又派出了城外,哼,身邊是世家子弟們控製的宿衛軍,你覺得攻城才是消滅劉裕的好機會,可在我看來,讓他成為第二個司馬義,才是消滅劉裕的最好機會!靜觀其變,等上三天五天,要是城中沒人動手或者動手不成,再攻城也不遲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