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帆眉頭一皺,他不用回頭去問桅杆上的了望兵,就知道現在離對方已經不過三百步了,馬上就要進入敵軍的遠程射擊範圍,而本方的船隻,因為對方的突然返身戰鬥,而不自覺地速度有些放慢,就連底層的槳手們,也都是精明之徒,一聽到上麵的喊殺聲小了,多少知道情況有變,不用下令,就會開始放慢節奏,減少槳頻了,大概,這也是多年戰鬥的資深老賊們的一種戰鬥經驗吧。

    李一帆眼珠子一轉,在這一刻,他迅速地作出了決定,除了分析能力,更有主動的決斷和應變能力,這也是他多年來跟隨林子浩,坐到這個堂主的首席大弟子的原因,別看他年紀不到三十,但也算是天師道第一批起兵的元老了,曆經多次惡戰的百戰餘生,自然不是其他反應不及的弟子們可比。

    李一帆哈哈一笑,說道:“現在敵軍就是拚這一口氣,想要借著船隻的塊頭大,來嚇住我們,這些弩機和投石車,都是送到武陵郡的陸戰裝備,並沒有事先調試好,恐怕一些弩弦,還有投石臂,都沒來得及較正,現在不過是匆忙應戰罷了,這正是我們的好機會,如果敵軍真的是有備而來,那應該是直接讓後軍的船隻轉舵,用船頭對著我們,然後跟我們衝撞,靠著塊頭大的優勢,把我們的戰船撞沉才是,何必要用船尾對著我們呢?”

    這幾句話,一下子讓身邊的幾十名弟子們又有了信心,趙可倫喜笑顏開:“師父太厲害了,一眼就看穿了晉軍的套路,不錯,他們就是臨時應戰的,絕不是有備而來,我們愚鈍,差點就給他們嚇住了,若不是師父,隻怕…………”

    李一帆擺了擺手,阻止了他繼續說下去,他看著一邊沉默不語的張富貴:“富貴,你是不是想說,晉軍後麵的三十條戰船,正在轉向,是要按我剛才說的那個,撞擊我們?”

    張富貴點了點頭:“是的,弟子就是擔心這個,前麵的十幾條戰船,他們恐怕是要犧牲和拋棄,用來拖住我們的時間,一旦讓他們整隊完成,那不管後麵打得如何,都可以重新向我們衝擊,師父,現在我們要作決斷了,要麽繼續衝擊,要麽暫時後退,利用我們的速度,再繞一圈,可以派一部分戰船反過來到前方去截住敵軍去路,再兩邊夾擊。”

    李一帆擺了擺手:“沒這個必要,分兵繞路,費時費力,黑夜之中在大江之上,也不好協同,再說我們繞個大圈,晉軍戰船調個頭,也可以分兵,我們的船小而快,側舷有弩炮可以直接打沉敵船,不必跟敵軍後衛戰船纏鬥,以最快速度穿插過去,路過敵軍戰船側麵時,給我將之打沉,不跟這些船打接舷戰,所有船的目標,就是檀道濟的座艦!”

    推薦本明朝文新書:明末我真沒想當皇帝,作者程誌,不少讀者應該熟悉,是老牌曆史精品大神了,上本明朝文有非常好的成績,這次攜本作重來,經過了精心的準備,一定不會讓您失望,喜歡明末文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