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4章  諸事皆定方回軍

    劉毅笑道:“這不就是結了。他要打仗,隻怕會再來打我們,到時候我們不就有反過來滅燕的理由了嗎?到了這步,你還要阻止麽?”

    徐羨之沉聲道:“到了那時候再說,如果全國上下群情激憤,無論士民都想反擊報複,那沒有問題,但如果隻是一些小規模的衝突和騷擾,連江北六郡的新移民都不願意為此從軍加稅,那就沒有打的必要。畢竟吊民伐罪,是興兵除暴之舉,要是反過來讓本國的百姓都過不好,那還談何除暴安良呢?”

    劉毅笑了起來:“羨之啊羨之,我倒是覺得你越來越象那陶淵明了,隻不過他是嘴上仁義,實際腹黑,而你是真的信了這套。這可是亂世,隻要天下的分裂還存在一天,戰亂就不會結束,民眾的苦難也不會到頭,這個道理,你讀這麽多書不會不明白吧。”

    徐羨之平靜地說道:“我前麵就說過,天下大勢,分久必合,當年周天子封八百諸候,結束打了也有八百年的仗,一直打到人心思安,天下歸心才統一。就是相隔不遠的三國時期,從漢末大亂到三分歸晉,也用了上百年的時間,現在在我看來,還沒到天下眾望所歸,有一方勢力有絕對優勢,可以強行統一天下的時候,要真說有,反而是之前的苻堅最有可能。”

    劉毅冷笑道:“可是苻堅失敗了,還因此而亡國!”

    徐羨之點了點頭:“這就是了,南方的漢人不願意被胡人君主統治,哪怕這是個仁義之君,但統一意味著改變,普通民眾可能會被迫放棄耕作的生活方式,而更重要的是,在南方有穩固莊園和奴仆的世家高門,會失掉現在的利益,所以這才有上下一心,士庶合力的淝水大捷。苻堅就是因為不知天命,逆天而行,這才會失敗。”

    劉毅輕輕地“哦”了一聲:“可我們大晉是漢人,北方也是漢人居多,以農耕為主,我們收複失地後,還是會讓北方的漢人跟以前一樣,他們為何要反對我們?”

    徐羨之歎了口氣:“因為北方的漢人,在各自的塢堡主,士人們的帶領下,也已經安定幾十年了,甚至那些胡人的君主,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可以允許這些漢人塢堡主們繼續保有自己的領地,隻要交些稅賦就行,連服役都可以減免。這樣的條件,你覺得我們大晉如果收複失地,會給嗎?”

    劉毅搖了搖頭:“既然重新收複,就得編戶齊民,土地收歸朝廷,再分配給有功將士,除非是主動來投,那可以視情況而保留,就跟我們這次在荊州滅了桓氏,是一樣的道理。要不然還北伐做什麽,難道隻是讓這些地頭蛇過得更舒服嗎?”

    徐羨之正色道:“曆朝曆代,要想快速地平定天下,不激起這些地頭蛇們太激烈的反抗,都得作出些讓步,就象秦始皇一統六合,如果是按照老秦法律,攻下之處土地賞士,百姓為奴賞軍,那恐怕讓他再活兩百年也無法統一,就是因為他保護了原來六國小貴族,小地主們的利益,承諾關東之地的治理還是以他們為主,基本維持原樣,這才讓征服之舉非常順利,幾十年就完成了統一大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