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飲馬河大橋時,遇到紙廠的老廠長刑愛國騎自行車向騎,看到車隊過來,就停下來在路邊張望,等車停下來,看著車窗降下來露出張恪的臉,說道:“我說是誰過來讓趙有倫跟周複陪著,你們這是去看安置區新建的房子?”他認得趙有倫與周複的車。{}

    “嗯!”張恪點點頭,“刑廠長去哪裏,車子捎你一程?”張恪打開車門請刑愛國上車,張奕下了車將刑愛國的自行車丟後備廂裏去。趙有倫、周複在前麵的車裏探出頭來,也沒有下車。

    “安置區的新建房子會不會太奢侈了些?”刑愛國鑽進車裏,直截了當的跟張恪說,“上回徐書記過來視察,也覺得一棟樓的錢可以建兩棟樓,就金山可還有好幾萬受災群眾住在簡易棚裏等待被安置呢。”

    “房子是香港的慈善基金會負責監督建造的,基金會的那些人都習慣了香港的花花世界,對內地的情況不大了解,跟他們討論建房的標準時,就這個標準,他們都覺得不可思議的低,”張恪信口跟刑愛國胡扯,“我們這裏建一棟房,在香港隻夠買個轉身的角落,基金會的人在金山,你就沒有跟他們好好的溝通過?”

    “,他們也敢稱中國人,都普通話都說不溜,我跟他們怎麽溝通去?我又不會說英語,也不會說廣東話,”刑愛國的嗓門很大,特別是來了情緒,“不過房子是很漂亮,小區也漂亮,眼饞的人也多……張奕那小子將我家排到第一批裏頭,群眾眼睛都盯著,不好看,我跟家裏人都做好思想工作了,將我家從第一批名單裏劃掉,我上車來就跟你說這事……”

    “刑廠長,你也是群眾啊,”張恪笑著搖搖頭,刑愛國這樣的人真是讓人又敬又怕,敬他講原則,又怕他太講原則,“名單都擬好了,劃掉你家,多出一套房給誰家合適?這就憑空製造出許多矛盾來了刑廠長,你還是陪我先去看房子吧。”

    在紙廠西側、將棚戶區推倒重建的安置房小區,張恪一開始就要求當成形象工程來建,不僅是錦湖大規模進入江南省的形象工程,也是徐學平到江南執政地形象工程。

    小區按照新城鎮地格局來規劃,從造紙廠廠區東麵的紙廠街拐進去,整潔的高級柏油路兩側都鋪植了三四米深的綠化帶,從這裏望過去,一座鋼製的人民解放軍抗洪紀念牌雕塑矗立在街心廣場,圓形地街心廣場四周是四層樓高的臨街商鋪,落地玻璃窗,防盜門也是不鏽鋼網格的,聚集形成一個小規模的頗有氣派的商業區。

    與街心廣場同時施工的第一批安置房小區基本上建成,位於街心廣場的東南角,與廠區挨著,從鐵藝護欄望進去,都是六層樓的建築,外牆麵都貼著光潔明亮的褐黃色磁磚,讓整個區看上去氣派非凡。小區還沒有交付使用,園藝工人正在進行小區內環境建設,翠竹與綠樹成蔭,還有鵝卵石鋪設的一條人工水道曲折地穿過小區。

    即使金山市裏的新建商品房小區條件也不見得比這更高,至少在九八年,這處安置小區僅從硬件設施投入來看,都要算高檔小區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