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恪坦然相告:“金山與建鄴、惠山三座城市,都集中在小江流域的中下遊,長期以來都是相互競爭、相互促進地,隻是這些年來,似乎許多人都隻看到三者之間地競爭,看不到三者之間的相互促進了……兩座距離不過兩百公裏地大型城市之間,飛機往返航班每周隻有三班,火車還是八十年初的時速與車型,公路路程竟然需要五個小時,這似乎是很罕見的現象吧……東海省從去年底就全麵展開大型基建項目的建設,江南,就算財政上再緊張,基礎建設方麵也不能落後,就算為了我個人的一些方便,我還是建議金山與建鄴、惠山之間的火車大幅度提速,高速公路建設也要盡快啟動起來。小江中下遊流域應該摒棄成見形成一個整體的經濟圈,而不應該都弊著一口氣各幹各的。”

    梁偉法鎖著眉頭、帶著沉思的離開。

    注視著梁偉法所乘車的尾燈與路兩側的路燈光混在一起難以辨識,葉建斌才感慨的說道:“收購晨曦紙業啊,好大的手筆,二十五億到三十億的資金,你打算如何籌措?”

    除了去年借殼上市一下子撈到四十億巨資之外,錦湖其他時間,永遠是花錢比賺錢來得快。雖然錦湖還有二十四五億的資金剩餘。這些資金早就派了用場,海州、建鄴的生產基地需要不斷的追加投資、豐富生產線之外,還要在全國重點城市成立研發機構以形成完整地橡樹園研發網絡,海外的技術研發投資與資產收購也要持續的進行下去。

    錦湖近期內抽不出如此巨量的資金去反哺新光紙業。

    張恪說道:“管理規模不變,不過我打算讓新光紙業與新光林業在財務上進行分拆,新光林業由錦湖繼續反哺培育,不過新光紙業近期的發展還是很值得期待的,已經擁有一定的融資能力。新光紙業持有馬來西亞郭氏雲源集團旗下製漿企業30%的股份。我們要充分挖掘雲源製漿地產能,一部分的製漿產能也可以給晨曦紙業提供原料漿,也就應該允許雲源集團對新光紙業進行注資持股……郭氏雲源集團緩過勁來之後,郭鬆延已經不止一次暗示對內地的紙業發展感興趣了,不過他對新光紙業的營林模式不大讚同,所以我才要將新光紙業與新光林業在財務上分拆開來。當然,你們要是對新光紙業有興趣,我也不會關閉大門的。”

    “說實話,要是新光林業都培育六至七年生的速生林,新光林業的潛力要比紙業還要驚人。你有你的堅持。不過你的堅持讓新光林業的投資周期延長了近一倍,可是延長地五到六年時間內還要持續投入育林成本,從投資角度來說,新光林業的確不大讓人看好啊。”

    “新光林業啟動早。初期的成本低廉,除了周期比較長一些之外,折算下來的成本不會高昂太多,那就遲三五年再讓新光林業綻放光芒也沒有什麽問題,”張恪笑著說,“錢,現在對我來說,已經是最不考慮地問題了。”

    葉建斌朝張恪肩窩上打了一拳。笑著說:“讓你小子驕傲!不過新光紙業的問題,我會考慮一二的,也會告之孫先生吧?”

    “好事都不會忘了你們。”張恪說道,“新光紙業要盡快在國內市場獲得話語權,僅憑錦湖的努力,速度快不起來,就算正泰集團有意投資,我也不會拒絕。”

    “就算你敞開大門,也要他們有這個膽子啊。”葉建斌笑了起來,與張恪並肩往橋下走去,“不過收購晨曦紙業,就算有梁偉法的支持。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啊。”給張恪當眾那樣的訓斥。對於葛明信來說,絕不是一個良好的體驗。酒會結束、張恪等人離開了許久,葛明信心裏地忿恨也沒有消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