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我們隻是習慣了葉修核心級的表現,所以對他總是有所忽視吧?”在賽後的某篇報道評論中,形容葉修是不動聲色地成為了本場的關鍵選手,再然後,給出了這樣一句注釋。

    本回合比賽的獲勝,並沒有讓興欣收獲太多的讚譽。次日的電子競技周報上,就將興欣的勝利稱之為“新賽製下功利到極致的勝法”。

    會有這樣的評論,主要還是因為興欣在團隊賽中所流露出的意圖,揭露了他們就要這樣以小分獲勝。團隊賽,曆來都是賽事的重頭戲。興欣輸掉了團隊賽,但最後卻贏得了整個回合賽的勝利,這多少讓人有些不適應。新賽季是在第九賽季的季後賽首次采用,卻是到這場比賽為止,才首次產生了這樣的局麵。

    “主場作戰,也要如此殫精竭慮地死死抓住擂台賽僥幸取得的人頭分優勢獲勝,接下來的兩輪客場,興欣是否有足夠的勇氣,足夠的信心來應對呢?”

    又一家媒體的報道中,卻是如此議論著。

    擂台賽的獲勝,被描述為僥幸,當然是因為黃少天的夜雨聲煩被樹砸掉半條命的事件。這種狀況外的場麵,當然會被視作意外,興欣的勝利也就成了構架在這種意外基礎上的僥幸。

    再然後,兩輪客場……

    這隨筆一揮,也是帶著滿滿的惡意。興欣下一場隻要獲勝,第一輪比賽就已經結束。但對方信筆一揮就是兩輪客場,這是已經認定興欣接下來一場肯定要輸。

    喜歡黑興欣的人,因為這場比賽,可算是又找到了不少話題。但是還沒等興欣再次比賽呢,隻第二天的首輪第四場比賽,就將這幫家夥敲打了一下。

    第四場,微草客場挑戰雷霆戰隊的比賽,竟然又是一場人頭分以10比9分出勝負的比賽。而且分數分布和興欣對藍雨的比賽如出一轍。微草在擂台賽裏5比3獲勝,但隨後的團隊賽卻是5比6輸掉,但最終得分,10比9,微草勝。

    功利嗎?

    僥幸嗎?

    答案是否定的。

    定問題是兩場比賽挨得這麽近,一樣的結果,卻一下子發出兩種聲音,很容易讓人覺得評論有所不公。各方報道中,在評論這場比賽的時候,不得不再把興欣對藍雨的比賽拉出來連帶著說,主要就是要比較過程上的不同,以此來說明,雖然是同樣的結果,但興欣是功利的,微草卻說不上。

    “擂台賽,微草取得強勢的勝利,並沒有任何僥幸發生。”

    “團隊賽,主場作戰的雷霆是強勁的,但微草並沒有依仗他們在擂台賽取得的優勢,而是在客場和雷霆展開了一場澎湃的對決,最終收獲五個人頭分,是他們追逐勝利的結果。”

    “兩隊所表現出的意圖和態度,是決定性的。”

    微草和雷霆的評論報道,最後成了興欣和微草的比較。各方報道都惟恐自己解釋得不清楚,破壞自身形象。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