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在聯盟中也是很常見的,被稱作新秀牆。

    這是專指有一些有才華很出色的新秀,在初入聯盟便嶄露頭角,搶盡眼球。然後隨著對手對其的研究和熟悉,發揮便可以一場不如一場。這種情況,就是所謂的新秀牆了。

    而這之後的新秀,表現就各不相一的。有的就此撞得頭破血流,一蹶不振,從此泯滅眾人,重新開始適應職業聯賽。也有的積極調整,繼續穩定的發揮,但是這之後的表現,也終不會再像聯賽初時那麽搶眼。至於視新秀牆如無物,一如繼往強勢突出的,除去初代大家都是新秀不算,聯盟史上隻出現過這麽兩位新秀。

    一位是職業聯盟第三賽季開始出戰的,現微草戰隊的隊長王傑希;再一位,此時卻不在聯盟中,就是跟著嘉世在挑戰賽裏掙紮,聯盟第七聯賽的最佳新秀孫翔了。

    隻有這兩位,是完全視新秀牆於無物。除此之外,哪怕是黃金一代,周澤楷,唐昊,乃至上賽季最終獲得最佳新人稱號的趙禹哲,都有受到新秀牆的影響。

    新秀牆是客觀存在的。所以各個戰隊對於優秀新秀如何克服新秀牆也是特別小心在意。拿微草戰隊來說,倍受關注的天才選手高英傑,在被簽約成正式選手後並沒有被迫不及待的使用,他從替補輪流選手做起,一點一點地適應著職業比賽。因為出場次數有限,他可以說是自己就放棄了最佳新人的評選,但這樣循序漸進的方式,卻也讓高英傑平滑地翻過了新秀牆。到了這賽季,高英傑已經是有一定經驗,並適應了職業比賽節奏的二年級選手,遇到什麽問題,也不至於再像新人那樣狼狽。

    不一樣的選手,適合不一樣的克服新秀牆的方式。

    高英傑性格偏軟,於是戰隊幫他選擇了這種平衡度過新秀牆的方式。雖然不能競爭新佳新人有些遺憾,但是從長遠角度來說,還是比較適合高英傑的發展的。

    而藍雨戰隊的盧瀚文呢?首輪比賽被保護了,沒有出席記者招待會,但在第二輪後,就被藍雨戰隊的隊長喻文州、王牌黃少天帶著走上了采訪台。

    記者們當然特別關注這個新人,但這一正麵接觸以後,連記者們都紛紛覺得,藍雨戰隊第一輪時對盧瀚文的保護根本就是多此一舉嘛!

    這個少年積極,有朝氣,大方開朗,對於記者這長槍短炮的架式一點也不懼怕,什麽都敢說,什麽都敢講。如此快言快語,當然也有些不夠圓滑,但隻是一個十四歲的孩子,真要連圓滑都學會了,那才是件煞風景的事。盧瀚文這樣的年紀,卻絲毫不怯場,已經足夠難能可貴了。相比之下,微草戰隊那個高英傑比盧瀚文還大著好一歲呢,又有過一年的職業經驗,現在出席記者招待會都沒有盧瀚文這麽利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