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銘目中閃過一絲堅定,他這一生曲折,多次生死危機,但同樣的,在這一次次的曲折與危機後,他獲得了超出了太多人的造化。

    無論是厄蒼分身,還是如今這黑色碎片的變化,任何一個都足以讓人傲笑蒼穹,而蘇銘二者同時獲得,這為他日後的修真之路,可以說是打開了一條寬闊的大道。

    蘇銘盤膝打坐,數個時辰後,右手從麵前的啼濤獸身上挪開,這啼濤獸身子盡管一動不動,但在蘇銘右手抬起的一瞬,卻是立刻飛灰湮滅,化作了碎末消散開來。

    蘇銘沉思少頃,右手向著那大網一指,立刻又一隻啼濤獸出現在他的麵前,按照同樣的方法,蘇銘繼續去了解這啼濤獸的生命結構。

    時間慢慢流逝,在這不斷地了解與觀察中,蘇銘忘記了自己在這裏停留的多久,他隻是模糊的記得,約莫有數萬隻啼濤獸,在他的麵前化作了飛灰。

    隨著一次次的觀察,蘇銘的腦海內慢慢勾勒出了一副畫麵,那畫麵裏有一個輪廓,這輪廓的樣子看起來,赫然正是啼濤獸的樣子。

    蘇銘閉上了眼,這一次他沉思了數月,再次張開雙眼時,蘇銘又攝取了一隻啼濤獸,他目光閃動間,右手在這啼濤獸身上一劃,頓時將其身軀豁開,抓住了其骨,一點點的摸索。

    不知過去了多久,當那數十萬啼濤獸,有近三成都在蘇銘的研究中化作飛灰時,蘇銘腦海內的啼濤獸的輪廓裏,出現了一副完整的骨架。

    這幅骨架,是蘇銘觀察了數萬啼濤獸後,總結出了一副適合任何一個啼濤獸的精骨。

    有了輪廓,有了骨,隨後便是經脈與血管,蘇銘平靜心神,沉浸在那摸索之中,不斷地從一隻隻啼濤獸身上,找到他們晶脈與血管的分布,從數萬啼濤獸中,找出他們細微的不同,又找出他們共通之處。

    慢慢,在蘇銘腦海中的啼濤輪廓,不但有了骨,更有了一道道青紅交錯的絲線,這些絲線貫穿啼濤輪廓的所有位置,組成了一副較為完整的啼濤圖。

    做完這些時,蘇銘感受到了一絲滄桑,這滄桑在其內心滋生,那是因他在這研究中,度過了不知多少的歲月,盡管這歲月在蘇銘分析判斷,是靜止的,但他的心卻是活動的,如此一來,哪怕在靜止的歲月裏,他依舊會有滄桑之意。

    “有了形,有了骨,也有了經脈,如今還缺少的是……血肉。”蘇銘雙目一閃,再次沉浸在對一隻隻啼濤獸血肉的了解中,當那大網內的啼濤獸,如今隻剩下了一半,足有十多萬啼濤獸在蘇銘的手中灰飛煙滅後,蘇銘腦海內的畫麵,浮現出了一隻完整的啼濤獸。

    此獸有形,有血肉,有骨,有經脈,這畫麵,就是蘇銘在這不知多少年的研究之下,在覆滅了十多萬啼濤獸後,凝聚出了一個對啼濤獸群的詳細的了解。

    甚至可以說,蘇銘如今對啼濤獸的了解,要比啼濤獸自身更多,他了解這啼濤獸身體的一切結構,細微也好,宏觀也罷,更是對其生命層次,了如指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