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見這校尉處罰完畢後道:“汝練兵不利,下去自領三十鞭!”

    “諾,多細陛下開恩。”

    唐軍眾士卒見李世民練兵如此嚴苛,都是戰戰兢兢,當下更是不敢怠慢。

    看完練兵之後,君臣三人於一旁帳內歇息。

    房玄齡,杜如晦都是知兵的人,對於侯君集操練的唐軍都是稱讚了一番。

    但之後杜如晦卻是帶著憂色向李世民道:“陛下,一年多以來,我唐軍無論訓練,裝備都要比以前更勝一籌,但這一次趙軍也是沒有清閑,李重九的六支府軍已是完成了擴軍,兵馬增至二十萬,他們去年也是與我軍進行多次小規模戰鬥,以戰養戰,兵馬也都是練得是不錯。”

    房玄齡也道:“陛下,去年關中歉收,今年收成怎麽樣臣不知道,但是李重九肯定會在秋收時發動進攻,不給我們收糧的機會。故而陛下汰弱留強,一年來采取精兵之策,以關中貧瘠的物力來供養這支大軍的策略是對的。但是陛下,微臣雖對侯將軍練得這支精兵有信心,但是趙軍這一次兵馬之盛,絕非輕易可以抵擋的,微臣的意思是,陛下是否可以考慮退路?”

    李世民聽了眉頭一皺,杜如晦連忙為房玄齡解釋道:“陛下,克明的意思,未慮勝先慮敗,不如先將太子請去川蜀安頓。”

    “微臣正是此意。”房玄齡道。

    李世民聽了勉強地笑了笑道:“兩位愛卿說得好,川蜀有地利之優,偏安一偶,也可維持二三十年,漢高祖不也是起於川蜀嗎?未必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李世民淡淡地笑著,但是越是如此發笑,房玄齡,杜如晦二人卻是額頭汗水下落。

    一會之後,李世民笑聲停止,看著二人語氣平淡的發冷輕輕地問了一句:“你們真的都不看好朕可以贏這一戰嗎?”

    房玄齡沉默片刻,一咬牙道:“陛下,微臣就與你說心底的話,實在打不過。現在我軍雖有一戰之力,但兩國無論人力,物力,財力,儲備,眼下我大唐都遠遠遜色於趙國。這是大勢所在,再高明的計謀和算計,都無法阻擋。其實李重九不必想什麽陰謀陽謀,隻要他堂堂正正從河西,潼關,河東三麵攻打關中,我們都很難有翻盤的機會。眼下唯一扭轉的機會,不在我們,隻有希望李重九自己愚蠢犯錯。”

    李世民反問道:“那麽李重九會犯錯嗎?”

    杜如晦咳了幾聲道:“陛下,李重九此人用兵穩妥,處事謹慎,行事謀定而後動,雖不如陛下雄才偉略,但是此人真的很少犯錯。”

    “不可能,”李世民搖了搖頭道,“是人都有弱點,有弱點就會犯錯,你們說李重九弱點在哪裏?”

    杜如晦,房玄齡對望一眼,一起搖了搖頭。

    李世民冷笑一聲道:“不,他有弱點,你們不知道,朕卻知道。此人雖狡詐無義,但對於三妹卻情深意重。若是他進兵路上,三妹有什麽意外,或許就會方寸大亂了吧。”

    杜如晦,房玄齡聽李世民這麽說,都是心底一寒。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