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殿之中。

    薛收正跪在地上,左右各是一名趙軍甲士押著,他微微抬起頭,看見趙國的皇帝李重九正在桌案上用膳。李重九放下筷子,隨即又內侍上來給他端茶漱口,用水淨手。

    薛收感覺麵前的男子,除了穿著一身龍袍冠冕外,似也普通男子無二。

    “薛參軍,我們又見麵了。”李重九開口道。

    薛收昂起頭呸了一聲道:“李重九你不過市井之徒出身,居然也敢沐猴而冠,竊奪國器,自封為帝,我薛收最是看不起你這等人了。眼下吾事不密,已成你的階下囚了,隻求速死。”

    左右都是動怒,但李重九卻沒有絲毫動氣淡淡地道:“本還想與你敘舊的,但是你這麽一意求死,朕也無話可說,但是死也分很多種,你倒是可以選擇,朕問你……不了,還是先用刑吧!”

    薛收見了驚怒道:“你還未沒有問,為何就用刑?”

    李重九沒有回答,而一旁廷尉上前道:“這是我們風聞司規矩,無論有問無問都事先用刑。犯人言辭多半無用,隻有極度的痛苦之下所言,才可以相信。”

    “陛下,用刑之時,恐有鮮血濺汙……”

    “戎馬之人,這些見得習慣了,不必換地方,就在這裏。”

    “諾!陛下放心,很快的,我們風聞司的手段,就是石頭也會開口的。”

    李重九點點頭道:“可以,朕上朝時,要逼問出口供。”

    群臣已是用過午膳,現正在大殿之中議論。

    “陛下駕到!”

    群臣頓時安靜下來,各按班序跪下迎候並山呼萬歲。

    李重九坐到龍椅上後道:“眾愛卿平身。”

    頓了頓李重九開口道:“今日早上諸位讚同,反對伐唐之議,朕都已是聽過了,無論是讚成討唐,還是反對伐唐的,朕梳理之後,深有所獲。”

    聽到這裏,眾臣都是挺直身子,露出認真傾聽的神色。

    李重九目光掃過大殿道:“從早上議論來看,眼下我大趙是武將主戰,文官多是持重。武將主戰這一點,朕很欣慰,說明你們有血勇之氣,願為朕之銳矛長劍,刺破唐賊。”

    說到這裏,趙國的武將都是露出高興的神情來。

    “至於反對攻唐的文官,朕也十分讚賞,因為朝中如此多人主戰,你們能堅持己見,實是不容易。特別是盧愛卿那一句,為善作者未必善成,善始者未必善終,真是振聾發聵,朕有所得。”

    盧承慶垂下頭。

    “至於溫彥博,王珪,魏征,張玄素你們都是跟隨朕多年的老臣了,最知朕的心意,這一次伐唐,你們的意見卻十分持重。既沒有反對,也不讚成,雖是有大臣指責你們這是不作為,但朕明白你們的意思。”

    “諸位愛卿,”李重九說到這裏走到台階來到群臣的中央道,“朕知道我的大趙開國不過四年,但所取得的功業,是過去許多帝王將相,許多王朝,幾十年幾百年也沒有取得的,眼下我大趙強敵隻剩李唐一國,天下九州,唯有一偶未定。到了這裏,若說奪取天下有一百步路,我們已經是走了九十步,現在諸位擔心我們是否行百裏而半九十了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