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士卒道:“這是規矩,就算是你是劉軍師親爹也是一般。”

    檢查之後,徐師順方才被請入城樓之中。綦公順,劉蘭二人一並坐在椅上,神色冷漠。

    徐師順看了這陣仗,對劉蘭道:“劉兄,莫非你不識得故人了。”

    劉蘭臉色一沉道:“徐兄,你若是來敘舊的,我是十分歡迎的,但若是來勸降的,我看倒是罷了,你不要開口,免得傷了以往我們二人以往之情。”

    徐師順道:“劉兄,你這又是何必呢?青州城堅厚比得上平壤城嗎?臧君相中伏身死,現在整個山東的唐軍隻剩下青州城內一支,外無援兵,則無必守之城,劉兄你還在堅持什麽?替李淵賣命值得嗎?”

    綦公順微微動色,沒有說話。劉蘭笑了笑道:“未必,我青州城內糧草充足,半年也是食不盡,城內兩萬士卒都願與總管同生共死,而冬季馬上就要到來,趙軍難道還能圍城?至於吾主陛下,出身名門,世代為宦,如此英睿之主不去侍奉,難道要去侍奉趙國那市井之徒嗎?”

    聽對方出言侮辱李重九,徐師順頓時泛怒道:“都什麽時候,劉兄還以門第取人,眼下群雄並起,有能者得其鹿。你若還是拘泥門第之見,必遭其禍。”

    劉蘭搖了搖頭道:“與你這等人多說也是無用,他日唐趙兩國自會見高下。請吧,不要再多費口舌了。”

    徐師順仍不放棄大聲道:“劉兄實話與你說了,吾主不忍見青州城內生靈塗炭,所以條件也十分優厚,若是綦公,劉兄你們肯降,陛下說了封綦公為郡王,劉兄你也不失為一方郡守。連我這等奔走之人都可以為一郡都尉,而劉兄還在猶豫什麽。”

    劉蘭一曬道:“一方郡守?唐公奪了天下,我的前程還少得了區區郡守嗎?”

    徐師順又是苦勸,最後隻能無功離開青州城。

    而徐師順走後,綦公順對劉蘭道:“軍師,趙軍勢大圍城,你何必不聽徐師順的意思考慮一下。”

    劉蘭聞言道:“綦公我知你底氣不足,但我們先降李密,再降唐公,若再不戰而降趙,豈不是為人看輕。伊州總管張善相當初據王世充城中糧盡,破城在即,猶自不肯降服。張善相死後,陛下說吾負善相,善相不負吾。於是封其子為襄城郡公。張善相雖死,但死則留名,吾既已降為唐臣,就不該另作他意。何況我們又未必守不住。”

    綦公順聽了十分感動道:“某書雖讀得少,但也知忠義二字。就聽你的吧。”

    而徐師順回稟李重九說,綦公順倒有幾分意動,隻是劉蘭頑固,立主勸綦公順不要投降。

    李重九聽了心知勸降無望,於是下令準備攻城。

    而就在當夜,把守青州城西門的趙軍,卻抓到一名奸細。

    趙軍士卒直接將此人押到宋金剛麵前,宋金剛盤問後得知,原來是駐守西門的青州軍大將淳於難,有意獻門向趙軍投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