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濟渠河水流淌,碼頭上人聲鼎沸,這一片紛紛擾擾之中,李芷婉立在岸上,河風將她男兒髻上紮得頭巾微微吹起。一襲儒衫下,李芷婉乍看去好似一名遊學的士子,但仔細看去仍可見得是一位國色天香的美人。

    聽說大趙皇後在此下船,她心底動了想見一見的念頭。但凡是女人,都想知道到底是什麽女子,能令自己心上人傾心。雖李芷婉覺得見了又不能如何,但是就是想見見,這是無論如何也壓抑不住的心中好奇。

    李芷婉當下移步朝碼頭上走去,越來越多的百姓,聞訊而來蜂擁至岸邊想要一睹鳳儀。李芷婉也不得不隨著人群一起移動。

    碼頭上已是開始擁堵,趙軍士卒準備拉起帷幕,遮擋百姓們的圍觀,但是百姓們卻絲毫沒有覺悟,直將拉著帷幕的趙軍衝亂。

    楊娥皇靜靜地站著看向這一切,崔君素見到這一幕,不由覺得丟了麵子道:“蕭娘娘,皇後娘娘,室得夫人還請恕罪,是微臣考慮不周,這就派郡兵驅趕百姓。”

    蕭皇後,室得芸都沒有說話,這時候應有楊娥皇來定奪。

    “現在驅逐恐是太遲了吧!若是驅逐百姓,百姓擁堵碼頭,萬一有所踩踏,豈非傷了百姓。”楊娥皇平和地言道。

    崔君素道:“微臣……”

    楊娥皇道:“既然百姓想見本宮,那就見吧。”

    “娘娘,這與禮法不合啊!”崔君素連忙言道。

    楊娥皇道:“那你可有更好的辦法?”

    “這……”

    “沒有,那就按照本宮的懿旨辦吧!”

    “諾。”當下崔君素命令趙軍士卒不要阻攔百姓,而是請出一條道來,讓楊娥皇一行入城。

    當下楊娥皇與蕭皇後等人從容走過,百姓在簇擁至一旁,在眾人注視下,楊娥皇大大方方從容而行,仿佛在自家花園中閑庭信步一般。

    眾百姓見大趙皇後不由交頭接耳道。

    “那女子就是大趙今日的皇後吧!”

    “果真是氣度寬宏,也隻有這樣的人才當得一國之後啊。”

    “還愣著發呆做什麽,還不快下拜!”

    眾百姓聽了當下紛紛在道前跪拜齊呼道:“皇後娘娘千歲!”

    “皇後娘娘千歲!”

    碼頭之上的數千百姓皆是下拜齊呼,郡守崔君素見了這一幕,連忙上前奉承道:“娘娘母儀天下,百姓你對無不敬仰,心底崇拜萬分啊。”

    楊娥皇聽了道:“不,百姓敬仰的並非是本宮,而是整個大趙,若是崔郡守治下百姓吃不飽穿不暖食飽,百姓怨恨還來不及,哪裏會對我大趙皇後如此恭敬呢。”

    崔君素聽了當下笑著道:“皇後娘娘,折煞微臣了,微臣這一切也不過是,按陛下交代的來辦,隻有苦勞有一點,功勞談不上的。”

    蕭皇後見女兒應答得體,不由微笑,至於她隻是走在後麵,絲毫也不在意女兒搶了她的風光。

    楊娥皇淡淡地笑了笑,轉過頭去但見左右百姓皆是跪伏向她朝拜。楊娥皇微微頷首,微笑致意,但見眾跪伏的百姓中,有一人卻不跪不拜,隻是站著看向自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