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下去,全軍停止前進,就近紮營。”宇文化及當下言道。

    在邯鄲城北一處隱蔽河穀之中。

    河穀內,李重九親率三萬趙軍,秘密駐紮在河穀之內。

    不過待聽說宇文化及並沒有中王馬漢誘敵之計,而率軍停止前進之後,令埋伏了數日了眾趙軍將領不由大失所望。

    “看來不可以宇文化及敗在李密手上,而小瞧此人。”大將尉遲恭看著地圖沉聲言道。

    王馬漢言道:“怕啥子,既然宇文化及不中計,我們就出兵與他幹一戰,我軍有三萬人馬,宇文化及隻有兩萬,他們打不過俺們。”

    “幾位將軍不可大意,宇文化及雖殘暴無道,但他至今不倒,所賴身邊兩萬心腹精銳,這可都是當年征過遼東驍果軍的底子。”出言乃是宇文化及的降臣虞世南。

    一旁另一名降臣歐陽詢亦出聲附和言道:“宇文化及兩萬士卒養精蓄銳已久,而我軍攻夏三個月,好似強弩之末,實在不易在這時候開戰……”

    “他娘的!你說誰是強弩之末,”王馬漢左手揪住了歐陽詢,右手高高舉起,言道,“你這鳥人,乃是貳臣,在此也有說話資格。”

    歐陽詢看見王馬漢舉起沙包大的拳頭,不由雙目一翻,一旁虞世南連忙言道:“王將軍,我們也是隨便說說,若是不中聽,就算了。”

    砰!

    李重九一拍桌子喝道:“給我放下。”

    王馬漢天不怕地不怕,但一見李重九動怒,當下鬆手。

    李重九指王馬漢言道:“你下去自領十軍棍。”

    王馬漢嘟囔了幾句,當下下帳自己去領罰了。李重九看向虞世南,歐陽詢溫言言道:“部下粗魯,兩位受驚了,還請不要見怪。”

    虞世南,歐陽詢受寵若驚,當下一並言道:“王上,王將軍乃是性情中人,我等正巧也是,很對脾氣啊。”

    聽虞世南,歐陽詢兩名文臣自稱性情中人,眾將皆是暗暗想笑。

    而李重九亦不由莞爾,這兩位後世大書法家,雖名留千古,但從古至今並沒有字如其人的說法。不管曆史上,還是當今寫得好字,作得好學問的人,不少都是通過捧臭腳而博名,名過其實。

    不過這樣的人,也有這樣人的用處。

    李重九當下問道:“眼下我欲破宇文化及,兩位有什麽對策?”

    虞世南,歐陽詢對視一眼,虞世南想了一番,言道:“王上一統河北,乃是大勢所趨,宇文化及不明天時,妄圖螳臂擋車,乃是無謀。以臣揣想許國上下,必不肯與他玉石俱焚。陛下隻要遣一名能言擅道之臣,秘密往魏郡一趟,若能說服幾名大臣,特別是尚書右仆射裴矩,以他的威望必能令魏郡紛紛歸降。”

    裴矩的名字,對於李重九而言,並不陌生,這位臣子與裴寂一般都是出自河東裴氏,其人曆仕齊主,隋文帝,隋煬帝,宇文化及,竇建德,李淵,李世民七代帝王。史書上言其曆事諸主,均受禮遇,以熟悉故事,常受谘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