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敬撫須言道:“此乃備水之法,大將軍我們可選訓練有素的三百精兵以及快船二十隻,每兩隻船並列在一起,稱為一臨。每臨配備三十名精兵,攜帶弓弩、長矛、鋤頭,戴盔披甲,乘著夜色,衝到城外,衝堤掘壩。”

    劉黑闥聞言言道:“此乃妙計,城內可有船隻?”

    一旁大將言道:“有船,但要改建恐怕來不及了。”

    劉黑闥森然言道:“無論來得及,來不及,立即給我去辦。”

    大將當下領命而去。

    淩敬言道:“大將軍,要應對水攻之法,除了未雨綢繆,萬一真的趙軍決水,我們也應早作準備。”

    劉黑闥言道:“淩先生都到了這個份上了,也就不要掖著藏著了。”

    淩敬言道:“首先要護糧倉,糧倉乃是城中四萬軍民口糧所依,萬一水淹,糧米不能食用必黴。故而要先護糧倉。”

    劉黑闥點點頭,又吩咐一將言道:“傳令下去,立即在城中糧倉四周築壩,以作隔水之用。”

    淩敬言道:“二來,就是要守護城中百姓,萬一水淹,讓他們避之高地。”

    劉黑闥言道:“這容易,大不了上房梁就是了。”

    淩敬歎了口氣,心知劉黑闥恐怕也是一時無法顧及,士卒還可以上城牆,百姓恐怕就無能為力了。

    淩敬言道:“其三在各地設則瓦,以測水位,並在城中挖掘井道,讓高處之水往低處流去,若是必要時,可在低矮的城牆之處,將牆鑿開用以泄水。”

    說完淩敬傲然看向眾將,言道:“此乃是備水之法,先賢之智,誰說兵書沒有一點用的。”

    一旁夏軍大將都不言語了。

    劉黑闥喝道:“愣著做什麽,還不快按照淩先生的吩咐去做。”

    眾將紛紛領命而去,當夜永年城內亂做了一團,趙軍要決滏陽河灌城之事,泄露而出,百姓們無不驚慌。

    百姓都是連夜抱著家裏的壇壇罐罐,一並是蜂擁在坊門前,哭著求著坊丁放他們出坊,向向城內高處蜂擁躲避。而士卒們也是繁忙,大街上夏軍士卒來回奔走,先是在糧倉,大將軍府附近堵石作壩,又是要加裝三十艘轒轀船。

    一夜忙碌至天明,夏軍的轒轀船還有數艘還沒作畢,眼瞅再過幾個時辰就可以完工。而擁堵在坊門的百姓,亦是等著天明後,夏軍士卒可以開坊放人。

    但是就在這時,城內歇息在地上士卒突有人喊道:“你聽,這是什麽聲音?”

    眾士卒們聞言都是豎起了耳朵,但覺得朦朦朧朧之際,好似潮水之聲。

    “難道是……”眾士卒們都是生起了驚恐之意。

    監督的將領仰天悲歎言道:“我們轒轀船還沒有修好,怎麽一點機會也不給我們。”

    而這時城頭上鐺鐺響起了一陣又一陣急促的鑼聲,一名站在城牆上的夏軍士卒對城內大喊言道:“不好了,趙軍在上遊決水灌城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