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滸傳裏,蔡京的女婿梁世傑,又稱梁中書鎮守於此,在北宋時,因丟失了燕雲十六州,故而大名府成了北宋設在黃河以北的重鎮,其稱控扼河朔,北門鎖鑰之勢,後又成了北宋的陪都,稱之為北京,乃是北宋在河北最大的城市。

    李重九看著地圖,不由發古人之思,想到了另一個時空,數百年後,金國攻破大名府,南下滅亡北宋之事。

    “王上,在想什麽?”

    聽張玄素這麽一問,李重九回過神來,眼下永濟渠才開通不久,現在的大名城當然遠遠不如曆史上大名繁華,而眼前的館陶城都比大名城繁華過之。但對於李重九而言,大名的地利優勢已是顯現出來,這裏既是洺州的重要港口,也是南下聯通黎陽倉,黃河的要道。

    李重九與張玄素謀劃中,就打算在大名城登陸上岸,士卒由舟船改至步行,直接威脅劉黑闥在洺州的大本營永年城,讓劉黑闥不得不從前線撤兵,回保洺州。

    不過要抵達大名,必須經過館陶水道。

    此時馬上就要夜,趙軍數百艘船上,橫在江麵之上,船頭都點起了燈火,照得水麵一片通明。江麵上皆是星火點點的景象。現在館陶水道上一片風平浪靜,但趙軍士卒卻不敢掉以輕心,因此這裏水文地利十分複雜。

    曹操當年在這裏挖白溝,又通南漳水,加上河道縱橫,故而士卒們都不敢掉以輕心。

    李重九對張玄素問道:“夏軍館陶守將何人?”

    張玄素回稟言道:“乃是程名振。”

    李重九言道:“此人倒是夏軍名將。他不願意降伏我軍嗎?”

    張玄素言道:“此人有幾分執拗,非是言語利祿可以誘之的。”

    李重九笑著言道:“既然不識時務,就將他擒下,也是一樣。”

    張玄素言道:“馬上就要入夜,我軍不如在此停泊一夜,明日再行也是不遲。”

    李重九還未開口,一旁薛萬徹言道:“我軍水陸並進,正是要殺劉黑闥一個措手不及,眼下因懼一個程名振,倒是不敢行船,不是令人笑話。”

    一旁大將王馬漢言道:“是啊,永濟渠的水道剛好適合夜間行船,除了怕擱淺,根本不用擔心急流江石,行船根本是不怕。”

    張玄素反對言道:“雖可以行船,但馬軍與民役卻要休息,沒有騎兵於兩岸護衛,我們水軍孤軍深入,若有事發,那就不妙了。”

    薛萬徹言道:“某願率十艘小船,為大軍開路。”

    李重九見眾將一片皆是打算乘夜進軍,當下言道:“不差一時半刻,一夜功夫又能多走多少,傳我將令,今夜就停泊於此,待明日天明後,再行南下。”

    眾將聽了當下一並領命。

    當夜趙軍水軍在館陶水道之上,停泊了一夜,次日拂曉,張玄素向李重九稟告,言道:“夏軍大將李文相,率三千人馬至東岸來降我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