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陷文登縣之後,金春秋與周洲一並看守俘虜,加固城防,另一麵派人乘船火速前往幽州,稟告李重九,已經攻取文登縣的消息,並且請求援軍。

    信使乘船從文登趕到三岔河口登陸,郡守周博聞之之後,令人用快馬以十萬火急的速度,送往幽京的臨朔宮。臨朔宮內,溫彥博,姬川,薛萬述,陳孝意,王珪,林當鋒等各部大臣皆是抵達。

    眾人聞之周洲,金春秋擅自改變主意,不直接去支援東萊郡,而是轉而攻下的文登縣後,反應皆是不一。

    陳孝意十分憤慨言道:“王上,此乃是擅作主張,違反軍令之舉,就算有天大的理由,也不可更張在中書省做出的決定,金春秋乃是新羅人也就罷了,周洲乃是我趙國的官吏,知法懂法,居然也做出此事,臣建議重懲周洲。”

    薛萬述在一旁言道:“陳宰輔,眼下並非是追究誰的責任時候,金春秋,周洲奇襲文登縣得手,眼下已成事實,可以料定,東萊郡之圍必解,如此雖未得全功,但也可全進退,而淳於難失去老巢後,必然反撲,我軍現在必然派人馬從海路上登陸文登,以為支援,如此方能守住文登之地。”

    “一派胡言,”陳孝意言道,“法度就是法度,豈可輕易違背。”

    姬川亦出首言道:“微臣附議,我軍正準備對劉黑闥的戰事,若是再在文登屯兵,不是犯了臨陣分兵的兵家大忌嗎?”

    林當鋒言道:“未必是分兵,若是攻取東萊郡,我軍可以獲得上百海船大艦不說,並且還可以從東麵威脅劉黑闥,如此不是一舉兩得。”

    林當鋒雖身為戶部尚書,當也是代表趙國內商人的利益,這才說出這一番話來。他也是呼應周博,攻取文登,等於同時打通了三岔河口,都裏鎮,文登,黨項城,將四點的海路連成一片。

    如此商船出海的風險更小,而且更容易從海上獲得補給。

    李重九聽幾位重臣在那爭執,確實攻取文登對於將來對高句麗,海上形成包圍大戰略,並從海上南下揚州而言,絕對是大有好處的。但眼下對於劉黑闥之攻伐作用畢竟有限,周洲金春秋的自做決定,導致李重九在山東的戰線拉長,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兵力。

    以文登一地並不足成事,就以現在大局麵來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除非攻下整個東萊郡,那麽才在西麵足以威脅至劉黑闥。或者以東萊郡一郡之力,可以隨時出兵北上,與李重九打通渤海,北海兩郡,從南麵將整個渤海灣都收入囊中。

    如此沿海富饒之地盡數攬括在手,劉黑闥又有什麽餘地,與李重九爭雄。

    李重九當下食指輕叩,言道:“對東萊郡郡守招降之事,進行如何?”

    王珪拱手言道:“東萊郡郡守喬焦,此人秉性忠烈,不輕易為外人所動。這一次李唐北海總管綦公順與劉蘭二人,奉李淵的命令率一萬人馬,攻打東萊郡。攻城前他們曾以李淵的名義招降。而喬焦卻言道,吾乃奉大隋正朔,而不知有什麽李唐,當下予以言辭拒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