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王?可是王太尉?”李重九問道。

    “正是。眼下天子將軍國大權都交給鄭王。”

    李重九心知楊娥皇那可憐的侄兒皇泰主,早已被王世充架空,眼下成為傀儡。

    李重九言道:“你說唐軍屢屢寇邊,不知戰況如何?”

    薛德音回稟言道:“三月前,唐陟州刺史李育德攻我河南三十餘所,鄭王率軍反擊,斬李育德及弟三人,得獲嘉。”

    “兩月前,鄭王率軍攻宜陽,敗唐軍大將史萬寶,盛彥師。”

    “上個月,鄭王又遣大將高毗,攻義州,勝負未果。”

    李重九聞言點了點頭,看來王世充確有幾分本事,擊敗李密後,在河南倒是連戰連勝,眼下北來聯合趙國,從南北兩麵同時向李唐施壓。

    薛德音言道:“鄭王言李唐乃是仇寇,但僅憑洛陽之地,卻力有未逮。而趙王與吾主乃是姻親,就是一家人,可以相互為臂助。”

    李重九言道:“這麽說,鄭王的意思,就要與趙國聯合抗唐。”

    “正是。”

    眾臣們紛紛一輪,以王世充的勢力,與趙國現在旗鼓相當,何況他又挾天子以令四方,打著奉大隋宗室的旗號,無論如何大隋還是天下名義的共主,而眼下王世充譴使而來,絲毫沒居高臨下的意思,提出的條件是兩家平等同盟。

    故而眾臣們聽起來十分受用。

    薛德音接著言道:“鄭王言道,李唐在關中,而鄭王據河南,而趙國據河北,此乃三足鼎立之勢。李唐坐擁巴蜀河東,又有關中之富饒,函穀關之險,閉關自守獨以一麵東製諸侯,可謂一家獨大,若想保全三足鼎立之勢,吾河南河北必須聯合起來,方能保全。”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鄭王之言,確一片肺腑,眾位臣工以為如何?”

    眾臣工交頭接耳了一陣,戶部尚書林當鋒起身奏道:“微臣以為,聯合王世充對抗李唐,乃是一筆合算的買賣。”

    “微臣附議。”十幾名臣工都是起身附和。

    這時中書侍郎姬川站起身來,問道:“敢問既是聯合抗唐,我們又該作什麽呢?而你們又應當如何呢?”

    薛德音言道:“若是李唐與河南有戰事,那麽幽州可兵出太原,絕太行道,以堵塞李唐河東河北南下的援兵。若是李唐攻河東,那麽鄭王可出兵潼關叩關,以威脅長安。此一退一進之道,可以李唐首尾不能相顧。”

    薛德音說完,眾人討論一陣後,皆是紛紛點頭。

    尚書右仆射陳孝意起身言道:“微臣以為可行,隻是鄭王必須與劉黑闥劃清界限,不能提供任何幫助,否則當視作違約。”

    薛德音笑道:“這是自然。鄭王說過我們趙國沒有衝突,將來北方一定,河北之地盡歸趙國,河南山東之地盡歸河南,我們以黃河為界井水不犯河水。”

    “如此臣就沒有異議了。”陳孝意回到座位上,接著尚書省又是數名官員表態附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