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玄素聽竇建德這麽說,當下退下不言。

    下水夏軍的士卒頓時加快了,修築的速度,轉眼之間,浮橋就修過了河心,跨越了三分之二河麵的長度。

    易水北岸,王馬漢見到敵軍六座浮橋進度迅速,最快的一浮橋,幾乎已快將木板達到了對岸。

    於是王馬漢大喝言道:“弩手準備!”

    王馬漢話音落下,前軍一並放下了大櫓,弩手前後三排站立,冒著寒光的箭矢對準了正在修河的夏軍士卒。

    噗!

    弓弦崩動,無數箭矢飛去,夏軍鋪橋的士卒伴隨著箭矢的呼嘯聲,栽入河麵,水麵氣泡上翻,一縷鮮紅之色迅速逸滿了水麵。

    幽州軍的箭矢並沒有令夏軍措手不及,持盾的步卒快速奔上浮橋上,持盾護衛。

    為了抵禦邊塞番人入侵,自古以來燕趙之人能騎慣射,幽州軍的箭陣,更是天下聞名。

    契丹白狼水之敗,竇建德早有耳聞,故而出兵之前,特別多打造了三千張大櫓,巨盾,旁牌,以及一千具的鐵甲,以加強士卒身上的防護。

    幽州軍的箭矢給夏軍造成了一定的騷動,但是扔不妨礙,夏軍將浮橋鋪過河麵。

    終於左數第二列的浮橋搭上了的易水北部河岸。

    見之一幕,河岸對麵的夏軍一並歡呼,助威的戰鼓聲,咚咚的響起。易水河麵上幾十具墜落河中的屍體旁,浮橋上響起了腳步聲。

    腳步聲沉穩有力,仿佛各個力拔千鈞一般,震得浮橋一起一沉,原來是夏軍的重裝步卒組成的鐵流正逆著人潮,快速從浮橋渡河。

    這支搶先渡河步卒,手持著鐵矛,步槊,清一色的大櫓,披著重甲,顯然是為大軍渡河,在灘頭之上,豎一堅固的陣地,接應夏軍的大軍渡河。

    幽州軍的箭矢,射得更猛烈,弩手之後,弓手亦開始發力,幽州軍府兵弓手都是當初七十步,六矢中一的選拔而出。

    手持的是一石五鬥步弓,現在弓皆滿張,抬頭仰天四十五度,一聲令下,無數箭矢在空中劃出一道拋物線後,朝朝夏軍的頭頂上覆蓋而去。

    披著重甲渡河的夏軍,卻意外陷入灘塗的泥澤之中,陡然遭到弓箭弩手的雙重打擊,雖沒有傷到人,頓時陣勢混亂了一些。

    王馬漢見此不由哈哈大笑,言道:“這些鐵王八,到了泥地之中,豈不是成了泥王八!”

    當下王馬漢大喝一聲,幽州軍步卒毫不客氣,一並持矛衝上。

    兩軍在河灘上的激戰,順勢爆發,兩邊士卒的大盾陡然頂在一起,發出鐺地一聲巨響。鋼鐵與血肉的碰撞,回蕩在易水河畔,兩軍的步槊砰砰地在空中亂打作一團。

    夏軍的重裝步卒要為袍澤在河岸邊開出一登陸地,而幽州軍則是要將他們趕入水中。

    正如王伏寶所言,夏軍背水一戰打得是極其的悍勇,特別是衝過河岸的重裝步卒,都是夏軍中身經百戰的老兵,出手狠辣,一手步槊鐵槍舞得是虎虎有聲,而其身上的鐵甲,乃是鐵葉連綴而成的,除非是遭到槍捅,否則一般箭矢與刀砍決計傷不到對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