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都郊外。

    瓦崗軍大營之內,李密與祖君彥,徐世績,單雄信等大將,皆是一並坐著喝酒。

    東都已包圍半年之久,昔日繁華之東都郊外,已成為一片瓦礫,但王世充屢戰屢敗,但偏偏瓦崗軍就是不能攻破東都。

    宴席之中,瓦崗寨大將卻不見絲毫憂色,李密對於東都成竹在胸,自是不將眼下這點困難放在眼底。

    “魏公,竇建德來信!”

    宴席之上,一人上前稟報。

    李密點點頭,將羽扇向前一攤,接過信來。

    李密拆信之後,手捏羽扇,將這封竇建德寫給自己的信,從頭到尾看完,當下笑了笑,將信遞給左右看過,最後到了大將徐世績的手中。

    在瓦崗軍這等精悍的眾將之中,唯獨徐世績透著一股書生氣,格格不入,其乃是儒將一般的人物。

    徐世績將信看了一遍,當下不語。

    李密笑著言道:“茂功啊,你怎麽看竇建德此信啊?盡管說說。”

    徐世績問道:“回稟魏公,很簡單,竇建德與李重九有隙,故而致書信而來。”

    一旁原武陽郡丞元寶藏,言道:“可是竇建德說的也沒錯,李重九名為魏公下屬,但未得魏公答允,公然在幽州替昏君發喪,這實在是自作主張。”

    說了這裏,李密亦點了點頭,言道:“單當家的,你怎麽看?”

    單雄信抱拳言道:“魏公,某是粗人,不懂得那麽多門門道道。”單雄信也明白,自己與李重九關係親厚,在這時候不方便說什麽。

    李密見單雄信不答,用羽扇點了點對方,笑而不言。

    這時徐世績拱手,言道:“魏公,據我看李重九確實自作主張,但是竇建德之心思也明顯,現在竇建德已奪取黃河以北大部,尚有幽州六郡未下,而幽州李重九乃是他眼中釘,肉中刺。”

    “這一次聽聞羅藝之子羅成,投靠竇建德,欲將北平郡,涿郡兩縣獻之,對於一直有意於幽州的竇建德而言,此是一個很好的口實,故而我想竇建德有攻打李重九之心,故而先發信借助此事來投石問路,試探一下魏公的態度。”

    李密撫掌言道:“茂公,真不愧是我瓦崗軍的小諸葛,真是一語中的。竇建德何許人,他出身寒微,卻有漢高祖之誌,他以為孤看不出,否則上一次孤請他至黎陽,他必然赴約。”

    元寶藏言道:“可是魏公,據我看,這李重九也不是沒有大誌的人啊。”

    李密將羽扇放下,長歎言道:“問鼎天下,逐鹿中原,試問何人沒有此心?你們說這鼎,這鹿,參與了嗎?”

    眾人聽李密之言,皆是露出深思之色。

    李密言道:“天道循環,位序不正,因此才有紛爭,幹戈。密於亂世之中拔劍而起,乃是為了正綱紀,讓百姓各守其位,各謀其事,讓耕者有其田,勞者有其獲,消弭這場紛爭。”

    “竇建德,李重九算是兩位人傑,但天下之中,似有他們這等心思之人,還少嗎?李淵?杜伏威?宇文化及?若是一一征討過去,一一防範過去,則是兵無止戈之日,亦是防不甚防,唯一要滅絕他們的心思,是不要對他們用兵,而是先一步確認我瓦崗軍的威勢。”

    “眼下攻打東都,即是如此,若是我們先一步攻下東都,如此他們眼見於無望,就會降伏。到時大家可以同享太平盛世。”

    眾將一並言道:“魏公高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