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王上。”眾人一並答允。

    “這一次李重九出兵,我們答允他的報酬如何?”真平王開口問道。

    空山上前言道:“李重九說,除了檀弓之物,不甚需要外,本國人參和牛黃則都上等之物,多多益善,至於果下馬他則要了三百匹最好多是種馬可以配種。另外還需我們三百名花郎軍勇士。”

    空山話剛說完,金庾信即言道:“王上,花郎勇士乃是本國的忠勇之士,豈能借過漢人使用。眼下高句麗強兵壓境,我們正需要花郎軍的力量來拱衛金城。”

    金庾信話音剛落,這邊空山即言道:“李重九答允若是將花郎勇士借調給他後,在年末以前,還會對高句麗發動一次不遜於年初的攻勢。”

    真平王聞言露出了深思的神色。

    元曉這時也言道:“這幽州刺史兩度對高句麗用兵,第一次破蓋牟城,殲高句麗守軍近萬,第二次又破白岩城,殲高句麗援軍守軍萬餘,眼下此二城已破,遼東城洞開,若下一次用兵,這位幽州刺史很可能會對遼東城用兵。”

    真平王聞言當下做出了決定。

    十日之後,新羅黨項城(注二),此城乃是當初新羅東麵唯一出海口,一貫乃是向大隋的貢道所在。

    海岸邊海鷗聲不斷,二十艘新羅大船滿載在岸邊填裝。

    元曉走過甲板,對正在船頭眺望風景的金春秋,言道:“王子殿下,真的要去中土嗎?”

    金春秋嗬嗬一笑,伸手攔住元曉的肩膀,絲毫沒有上位者的架子。

    金春秋言道:“元曉大師,你我自幼相交,我也不瞞你。我此去中土,乃是避難。”

    元曉一愣,當下言道:“王上不是說了,隻要百濟與新羅同盟不破,那麽本國就會無事。”

    金春秋一笑,言道:“元曉你錯了,我避難並非是因為國事,而是家事。”

    元曉聽了當下明白,眼下新羅真平王年已五十了,但膝下沒有兒子。

    而新羅王位非聖骨出身不可,如此意味王位著隻有他的女兒方可繼承,而金春秋就算身為養子,但身為真骨出身也不能,在此敏感的時候,他選擇前往中土,顯然是要從這危機中抽身而開。

    金春秋隨即將目光從波光粼粼的海麵上收回,言道:“不過說回來,王上若真有把握對抗高句麗,就不會派出十名真骨子弟,隨船前往中土了。”

    金春秋走到船舷邊指著大海,言道:“不過這一次王上真是下了血本了,以往我新羅朝貢大隋不過三,四艘船罷了,而這一次卻派了二十艘,若說是答謝李重九,這禮也是太過了。”

    “是啊。”元曉看著陸續上船的花郎勇士,不由點頭。

    “升帆!”

    新羅水手們開始吆喝起口號來。

    海濤開始拍擊著黑岩,在日光下灑作萬點金光。

    大業十四年,四月,新羅王子金春秋,空山,元曉率著二十艘船從新羅黨項城出發,前往渤海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