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軍精騎,奮力搏殺,朝始畢可汗的金狼大纛,逼近至一個危險距離。

    這時號角鳴響,不斷有突厥騎兵被調來攔截。

    眼見具裝甲騎初時衝擊的爆發力正在減退。

    李世民當下喝令,一直在追隨在鐵騎之後的兩千輕騎突前,掩護重騎。

    之前的激戰開始,李重九與他鏢師騎兵隊,一直再醬油,眼下必須發力。

    當下李重九率領自己鏢師騎兵隊,從左一繞,護翼在具裝甲騎的左翼側後方。

    突厥戰馬四蹄交錯,李重九不緊不慢地取出身後的三石長弓,張弓搭箭。

    對於洗藥浴,每日修煉養生功的李重九而言,雙臂氣力,已到了一個誇張的程度。

    眼下對於他而言,以往開不滿的三石強弓,已可以輕鬆拿捏。

    弓臂彎曲,弓弦崩動。突厥人雖然騎那湛,但是手中的弓,卻多不過三石,並非沒有神力者,而是沒有能造出如此硬弓的匠人。待李重九將一個箭囊的射完之後,已有二十餘騎突厥騎兵,尚未近前放箭,皆他一箭射翻。

    在李重九掩護之下,鏢師騎兵隊,亦是對著突厥人一陣亂箭,當下迫得突厥騎兵,不敢太靠近。

    射退了突厥騎兵突襲,李重九環顧左右,隻見如李世民,李芷婉不愧是弓馬嫻熟。

    李世民也就罷了,李芷婉一介女流,手持一張兩石半的突厥人的騎弓,亦是相當不凡。

    而那個世家子弟,柴紹本人,更是手持一張四石的強弓,射得雖慢,但每箭之下專狙突厥軍中的猛士。

    卻不知,李重九的射術,亦另一本以為,鏢師騎兵隊都是雜兵魚腩的人,當下大為改觀。李重九如此射術,李世民已是見怪不怪。

    倒是李芷婉雖有聽兄長提過,卻未料到李重九箭術,已到了這個地步,這簡直直追神射手了。

    柴紹則是輕哼一聲,仍是認為自己更勝一籌。

    四石強弓,就算在隋軍之中,亦是千人之選。

    隋軍在具裝甲騎的率領之下,仍在死命奮戰。

    但是剛不可久,強弩之末,不透魯縞。

    衝突如無人之境的具裝甲騎的速度,正在放緩。

    一旁突厥騎兵立即嗅出不同,立馬從四麵從群狼一般撲來。

    雖是與大隋具裝甲騎第一次交手,但是狡猾多變的突厥騎兵,卻迅速找到了辦法。

    突厥騎兵一改,正麵阻截具裝甲騎的戰法,轉而是在側麵幹擾,將具裝甲騎的速度拖延下來。

    具裝甲騎沒有速度,就真的和鐵疙瘩一般無用。

    待具裝甲騎速度放緩之後,突厥騎兵就一並呼哨,手揮彎刀而上。

    借助疾馳的戰馬,突厥人的彎刀甚至可以割裂,甲騎的戰甲,拋灑出一片血肉。

    此外對於速度減弱,絆馬索,套馬杆皆對付具裝甲騎最好的手段。

    套馬乃是牧民之中馬倌絕技,一套一個準。

    連人帶馬將數百斤的甲騎拽下,固是不可能,但是一套讓甲騎在衝鋒的戰馬上失去平衡,還是可以做到。

    衝鋒的大隋甲騎,沒折在對方刀劍之下,反而一個又一個被套馬杆拽得一絆,扯下馬來。

    而絆馬索更是陰損,直接將毫無遮避的戰馬,前蹄一扳,連人帶馬掀飛。

    具裝甲騎在衝鋒中,人前馬後被自己數百斤的重量,拍成肉泥。

    盡管如此具裝甲騎仍在奮戰,馬槊擊出,長刀橫舞,所經之處,突厥人的屍骸,如風吹麥浪一般,被割倒。

    甲騎將性命置之度外,各個咬牙和血,鐵麵之下的雙瞳,鋒銳如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