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津位於西京以東,渡河可由關中至河東山西境內,也是李重九剛剛從西京至河東所經之路。

    而孟津則是在洛陽以北,渡河至河內郡,此亦當年周武王滅殷商,會八百諸侯誓師之地,當初李重九從上黨郡至少室山,就是從此渡得黃河。

    可是由於瓦崗寨劫掠漕船,官兵不僅封鎖了了河陽浮橋,還將渡口的渡船皆扣下了,導致李重九不得不繞了個大圈,從蒲津渡河。至於白馬津,就不用說,那裏眼下是匪亂的重災區。

    所以河東這一斷,導致至太原郡居然不能通行,於是大量商販堵塞在此。

    李重九聽說之後,是很想順路,捎上這一份生意的,可是無奈商人們皆不信任,他們這群流民。

    故而李重九隻能照舊,去城中米店買米。

    這不買米還好,一買米,當真是見識增長不少,連走了城內兩三家米店皆是將售罄的牌子高高掛起,而唯一在營運的米店之外,則是人山人海,無數百姓拿著米袋子,在門外高叫張望。

    不少青壯為了一個好的位置,相互毆打,老人在跺腳,小孩在哭泣,秩序十分混亂,而一旁守護米店的郡兵則是無所作為,純粹都是拿著長槍,在一旁要麽樂嗬嗬地看著,要麽作望天狀。

    “師兄,你放心,你瞧著讓俺一雙拳頭,打出個條路來,今日必定買到米糧。”

    見之人多,曇宗倒是躍躍欲試。

    李重九從人群中擠出,搖了搖頭,言道:“不必排了。”

    “為何?”“一百二十文錢一鬥!”李重九沉聲崩出這幾個字來。

    “吃人啊!”曇宗不由驚呼。

    “這般米商皆是該殺。”李重九恨聲言道,真是亂世吃人,大業七年時,米價是六文錢一鬥,到了今年,西京裏是四十文錢一鬥,眼下來了夏縣,滿打滿算米價就算再貴,亦不該超過六十文一鬥,而漲到了今日這地步,隻能說米商們在囤積居奇,乘機哄抬糧價。

    “沒良心啊,沒良心啊!這一百二十文錢,居然買到的是餿米。”一名老漢拿著半袋米,垂頭喪氣而過。

    “有了吃不錯了。”一旁的人安慰道,對著那老漢半袋米,眼中露出了貪婪之色。

    這樣的世道,難怪人人皆反,在這百業蕭條的夏縣,能與米市紅火一拚的,亦隻有隔壁的人市。那裏的百姓正在賣兒賣女,到處是頭插草標待賣之人,十二三歲的少女,隻要出手,兩三貫錢就可以買一個回家為奴為婢。

    走吧,再想辦法,李重九最後看了一眼米市言道,並非不買米,而是就算買米,將身上所有錢掏出,亦不夠三千流民一頓飯吃。

    實在太貴,根本買不起。

    李重九,曇宗從米市出來,正在城內路過一客棧時,突然聽見裏麵,一重物錘響。

    隻見一個穿著花哨紅衣的女子,一腳蹬在桌子上,大喝言道:“你們這般市井奴,居然欺負到老娘頭上了,沙包大的拳頭看見過沒?”李重九聽得聲音耳熟,轉頭一看,看著客棧內發飆的女子,正是李家鏢局鏢頭孫二娘。

    注一:隋郡軍製,兩旅一團,兩百人,設校尉。

    注二:潞鹽即解州鹽池產的鹽。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