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輕僧人苦笑幾聲,幸虧方丈普勝,是個明白人,言道:“師兄,性命都不在了,何談修行佛法。”

    “此事不可,萬萬不可。”老僧人猶自反對。

    普勝想了想,這位師兄資格甚老,自己一時也無法反對,當下想了個折中的辦法,言道:“不如如此,若是師兄擔心操練棍棒,耽誤了修行,不如讓師兄弟們操練時,念誦佛經,如此……如此可叫作禪武合一吧!”

    正在這幾名僧人商議如何對付外頭的流民時,一名沙彌來到精舍門外,合十稟告言道:“方丈師伯,外頭有一位少年,說是從太原郡而來,來尋覺遠師叔!”

    “太原郡!”普勝方丈回憶了下問道,“覺遠已歸寺了嗎?”

    那年老僧人,言道:“方丈師兄忘了,這都快大雪了,覺遠該早回寺內坐臘了。”

    普勝笑著言道:“多謝師兄提醒,我差點都忘了,既然這少年遠道而來,來見覺遠必有要事,就讓他見一麵吧,不過不可耽擱太久,以免攪擾了佛門清靜。”

    “是,方丈師伯。”當下這名小沙彌退下。

    而方丈普勝則一捋僧袍,接下方才的話題,言道:“以我之見,除了僧眾之外,山下的佃戶也可以召集起來,要知道若是流賊來毀了田地,他們沒有地耕,也是與我們一同受苦。”

    這個意見,這兩名僧人都紛紛點頭,表示讚許。

    這時那三十多歲的僧人,開口言道:“皆是佃戶可以召集,那麽我們也可以從流民中找些強壯,擅長武藝的人來,給他們飯食,由他們出麵替我們訓練佃戶,到時抵禦流賊。”

    普勝方丈聞言,嗬嗬笑道:“不錯,這也是一個好辦法。”

    就在方丈精舍之中,幾名少林寺的僧人,還在商量如何抵禦這即將迫近的流賊時。跋涉千裏的李重九,此刻已身在了少林寺中。

    大雪簌簌地在身旁落下,雪花撲麵而來,李重九的蓑衣氈帽之上,都是細密的雪粉。

    在這白雪皚皚的五乳峰下,李重九踱步而上,與後世那想象之中,規模宏大的少林寺不同,曆史上少林寺幾興幾廢,現在不過是一個位於嵩山少室山下的普通寺廟罷了。

    來到一間頗為簡陋僧房之外,李重九除下氈帽蓑衣,懸掛於外,小沙彌對李重九合十道:“居士,覺遠師叔,正在羯摩,請你在此稍待。”

    見這小沙彌頗為伶俐乖巧,李重九笑著言道:“多謝小和尚。”

    聽李重九這麽說,小沙彌反而是慌了,連連揮手,言道:“我不是一個小沙彌,怎麽敢當此尊稱呢,敝寺上下亦隻有方丈一人可當此稱呼。”

    聽小沙彌解釋,李重九這才記得不同於後世的泛稱,和尚這時是一種尊稱,隻有一定資格的僧人,才可以稱得。

    如佛教中,不到二十歲的出家眾稱作為沙彌,受過比丘戒後,方可稱做比丘,至於和尚可視作,沙彌比丘戒時的受戒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