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上迦慈悲世尊部分元神所化,等同三教祖師之一!

    匪麵魔尊首次見到這等人物,不敢托大,轉念一想,佛國所為,比自己還恣意,頓生幾分詭異的親近,“萬萬沒想到,諸天之中,知我者乃佛祖,我同佛祖一樣,不喜那因果道。”

    祂一個無序化身,能喜歡才怪。

    匪麵魔尊話頭又一轉,不懷好意地問,“佛道一向慈悲為懷,可知一旦失去因果製約,眾生的思與行必定大亂,且無劫數降臨,私德虧損的大能想來會與日增多,到時又是一樁樁慘事,佛祖難道不心痛嗎?”

    阿彌陀佛反問:“真的會大亂嗎,眾生趨利,也許會生波折,但終究會找到平衡,建立能使一地、一域、一宇宙繁榮的法度,那才是屬於眾生的秩序。”

    “因果促成的敬畏心,帶來的是虛假的善,因果降下的劫數,不啻於酷吏手中的鞭子,泱泱大世,都在牢籠中不得解脫。”

    “我遵從自然基本規則,卻無法苟同強加於世間生靈的因果,我終生想要勘破因果,卻發現隻有將因果道破除,眾生行思方得自由,無上道途方才無礙。”

    匪麵魔尊聞言大笑,“佛祖認為,因果崩塌之後,眾生能建立自己的法度嗎,豈不是小瞧了無序的力量!”

    “世間有真善,自當有惠及眾生的秩序。”

    匪麵魔尊笑意微冷,“佛國給玉昊轉世身剔除妖、鬼、魔性,想來是要他做真善的領頭了,這就是你放手摧毀因果的底氣之一吧?”

    魔尊尚且不信,“你怎篤定帝長生是摧毀因果的關鍵?”

    阿彌陀佛不答,開口卻掐住了匪麵魔尊的要害,“遠的不提,魔尊可知曉此六道與彼六道?”

    祂自答,“此六道,仙、佛、魔、人、妖、鬼,俱從眾生中來,是眾生自治的象征!”

    “彼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餓鬼道、傍生道、地獄道,如一道道框子,將眾生劃為六大類,是背後之手治眾生的象征,我們一直看不清這六道,那是因為它還沒完全成型。”

    阿彌陀佛注視著苦海中的每一滴水,祂從世間的苦中,預測到了某種變化。

    “原始蠻荒時代,天道不存,因果不現,作惡行善,都無業報,也就沒有地獄清算,所以死後隻等地魂、命魂、天魂相繼消散,重歸為生命原質,飛入山川大地,經繁衍之道,隨機重組成新生命,誕生新的意識,沒有一點過去。”

    “但當蠻荒之後,出現天道和地獄,也是這個時候,記錄生命全部信息的天魂,不再消散,而是逐漸掌握在了天道手裏,善惡業則被地魂承載,地魂需經地獄清算,才能得到一身清白......到此為止了嗎,不盡然吧。”

    阿彌陀佛接著說,“隨著天道眼、阿修羅道眼先後登上神將位,掌握規則之力,我才驚覺,命魂和地魂散成生命原質虛與燼後,在天魂的指引下,一生靈的虛和燼會重新聚首,轉世投胎,並依據曾經的業因,分為三六九等,不同命運。

    善業大者生在陽間,受天道照拂,福運加身,具登天之姿,善業次者生在陽間,生而為人,雖有苦難但仍存超脫之望,善業下者生在陽間,受阿修羅道所轄,其身有福,其性無德,易徘徊於墮惡的邊緣。

    惡業大者生在陽間,缺福少運,常陷苦境,時刻受地獄道監管,難善終。

    惡業次者生在陽間,無祿短壽,易招陰鬼敲門。

    癡愚貪欲業重者生在陽間,淪為畜牲,無福無運,一生受苦受難。”

    “這是何等不公,明明已經沒有業力在身,也已無從前記憶,清清白白的新生,卻受曾經的業因牽引,被福報氣運擺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