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笙宣讀,“新製與道同,護治世即為神......”

    “代宣化”是王侯帝君常用來定義自身和其勢力存在的詞,目標直指蒼生。

    可蒼生希望嗎?

    蒼生有時需要一個救世主、一個領袖,有時將高於自己的存在視作幕後黑手,不甘被“上”玩弄命運。

    這到底是一個難解的命題。

    湛長風早年也一直將太一定位為代宣化,雖這隻是她初級階段的行動綱領,但等太一統一朱,它的缺陷終於還是暴露出來了。

    延篤等上尊發難是其一,各層修士隱隱透出的不滿是其二。

    其中,逃不開氣運、信仰、物源等星界資源之爭,即使是單邊接受太一各項政策產生的好處的底層修士,也會因一點不順心,怨太一這個龐然大物把持了資源,壓製了他們的成長。

    饒是通過層層選拔、公認心境上襯太一臣將們,亦不太願與外邊的修士、法脈多加接觸,因為他們多半是有所求的、有所祈禱的,還有半是在殷勤的態度下,藏著覬覦和不滿的。

    太一臣將大多都不走信仰或功德道,他們或許曾出身某個法脈,或本身就是一脈老祖,歸根究底,擅長踽踽獨行,而不是拖著一大堆眾生因果。

    若不遠離蒼生,大概會兩看生厭,步上你死我活的結局,就如曆史中湮滅的一個個治蒼生的勢力一樣。

    護治世,則是湛長風初始便決定的新神道綱領,守護道秩序、修補星界漏洞成為帝庭的第一準則,此前將代宣化定為第一位,不過是為了迅速積累世界之力。

    如今,也到了重新定位的時候了。

    在護治世的第一準則下,視情況繼續行使代宣化、保護蒼生的職責。

    這點在神職上,得到了極大的體現。

    帝庭神職表——

    護世龍神(汲以龍尊):龍神之首,帶領十位龍神部眾,鎮守朱虛空。

    解厄財神(正清上尊):操福祿厄難之變,衡財運之長短。

    四輔職能不變,除代君執生殺的上宰空缺外,大祭司巫非魚,掌法度、祭禮、教化,握願力權杖;左輔蘭秋生,記錄大事,體察世情;右弼欽擅,監察督管國運。

    司命帝君(寧歸尊者):監察神職者行止,監察眾臣曆劫事宜、掌管子詔令。

    軌帝君(玄弋尊者):總領軍事要務,掌全軍符印,另兼太一戰宮機殿殿主。

    軒轅帝君:太一戰宮殺生殿十戰神之一,炎戰宮策堂之主。

    鼎大元帥(趙玄尊者):司真武軍團,總八百萬靈鑒將,軍團主要負責對外駐防。

    三大師:疾祖、信棠道人、常陳老祖。(此三者皆為一大道脈祖師,後二位來自朱,帝會意圖染指太一之時通過戰宮加入)

    七殿:主官皆須道及返虛,佐官皆須道及靈鑒,樞殿主軍事與象(軌帝君代掌);

    權殿主政(子濯尊者掌位,靈囿尊者離開權殿);

    璿殿主工事(顏策、五木等君入星界磨礪,元符尊者淩未初掌主官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