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緊不慢地過去,強大的餓鬼越來越多。

    而越強大的餓鬼,要吃的東西越多,隻見一頭餓鬼從通道中搖搖晃晃地爬出來,圓滾滾的肚子遮住了它的頭和腳,像是揣了座山在裏麵。

    它用肚子彈開眾鬼,側著身子挪到供桌前,撈起一座五穀山吞下肚,這座夠幾百餓鬼吃的五穀山,到它這兒,也隻能墊個肚子。

    它撈了兩座五穀山、一座牲畜山吃下,肚子終於消減了半圈。

    緊接著它又撞開其他餓鬼,將祭品全都吞了,因脹氣而龐大的肚子終於癟了下去,可它的喉嚨依舊尖細,形容依舊枯瘦。

    它渾濁的目光黏上巫非魚,貪婪道,“尊者,度鬼度到底,快再給我點吃的吧。”

    此鬼也當真強大,又或者業力深重,吃完了祭品,聽了她的祭文,竟還不能度化。

    礙於闖關規則,巫非魚唯有再堆出數座五穀山,任它吃個夠。

    吞下三座五穀山後,它終於恢複成了生前樣貌,朝巫非魚一拜,退離一旁,滿心期待,仿佛等離開這裏,它就能踏上鬼修之路了。

    有它榜樣在前,其他強些的餓鬼也紛紛綠了眼,試圖搶上前爭奪吃食,加上仍在不斷出來的餓鬼,鬧得剛剛排起的隊伍又亂成了一團。

    此刻,供桌空了,香爐裏的香燭也快燃盡,巫非魚卻不續上。

    一的時間都未過,就已是這副“人山人海”的景象,若再來些能一口氣吃下數座五穀山的餓鬼,她還真怕三不到,她準備的祭品就被吃完了。

    何況,佛家才講度化,巫靈隻講公平,它們受業力反噬,深陷饑餓當中,合該擔此懲罰,又為何要多此一舉將它們解脫出來。

    想是這樣想,該闖的關,還得闖。

    巫非魚道,“本座施食於餓鬼道眾生,祭品已被吃去七成,本座打算將剩下的三成祭品施給你們,但鬼門中仍有餓鬼湧來,原來你等三四千鬼,分食這三成祭品,都可吃個飽肚,現在又多了一些,就僅僅能夠溫飽了,若再過半刻,餓鬼愈增,恐怕有鬼會吃不上。”

    餓鬼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眼瞧又有餓鬼冒出來,麵上終究是染上了焦慮。

    其中一頭強些的餓鬼一屁股坐到假山上,堵住了通道,“尊者,我實力不高,隻能先以身堵一會兒,請尊者快快將吃食分了,讓我們吃飽飯。”

    巫非魚卻又道,“餓鬼如此多,已不可能每個都吃飽,但看在你如此有奉獻精神的份兒上,本座會給你留出一份足夠多的食物,你堵上三刻就能來領走。”

    這頭餓鬼大喜,它可不是為了全場餓鬼都能吃到東西,而奉獻自己堵通道的,它單單是想堵了通道,快點分食東西,好在不僅被誇了,還能第一個拿到吃食。

    其他餓鬼一聽,也紛紛表現自己的“奉獻”精神,高呼自己願意為了讓大家都吃到東西,坐鎮通道。

    盡管有聰明的餓鬼覺得哪裏有點怪,卻也明智地忽略了,此時此刻,坐擁食物的人就是它們的,“”下達的意思,它們能質疑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