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辭與有光將軍不痛不癢地了些話,就又去招待新來的尊者了。

    臨近大典開始之際,五道華光突降,卷起層雲拍玉柱,諸尊齊退讓!

    看清他們的模樣,辨別他們袍上的紋樣,諸尊哪還不知道來的是誰,一句句問候之語迭起。

    隻見五人,一位最厚重,著了沉鬱的黑衣帝袍,身材魁梧,眉間一道黑紋,撫著胸前胡須,一副四平八穩之象。

    一位最冷漠,薄唇抿如刀,眼含寒星,深灰的袍上覆著半虛半實的奇怪獸紋,好像一頭蛇樣的長角異獸盤在他的胸口。

    一位最聖潔,身如玉鑄,著衣,頸戴瓔珞,臂上有釧,一雙眼半闔著,柔和慈祥。

    一位最縹緲,仙姿佚貌,朱砂點額,眸鎖清秋,腰間兩圈銀鏈掛著長劍,飄然物外,仿佛歲月沉澱而成的山巔雪。

    一位最真實,本是不凡君,卻近平凡人,身映紅塵,心如明鏡,隨性颯然。

    他們正是聖地五位道使,酆都帝君、衡方尊者、殊途菩薩、太玄祖師、守道帝君。

    花間辭知道他們昨夜在道使館附近鬥了半宿,今日能一起過來真是神奇。

    再瞧陸吾不在,應是走了,這樣也好,省得給彼此憋氣。

    “幾位道使,請上座。”花間辭將他們引入靠前的席位,其他諸尊也自覺入席了。

    彼時陣陣龍吟傳來,他們仰頭而望,隻見十八條金燦燦的真龍履雲而來,金光照耀山頂!

    它們順著玉柱底部騰舞而上,以身盤之,腦袋擱在端側,流金龍目淡淡地俯視著底下的客人。

    客人們如芒在背,甚者剛坐下就驚立起!

    趙玄安撫他們,“大家別擔心,沒別的意思,這是太一司殿使。”

    你家司殿使用真龍啊!

    對了,你家還真用真龍!

    返虛級的真龍!

    到司殿使,大部分修士都不陌生,這可算是一項久遠的傳統了。

    緣由得追溯到神朝時代,那時神靈好龍,沒事就出門拐幾條回來養著,用龍之祥瑞氣,守護大殿中的氣運柱、功德柱、願力柱。

    後世便加以模仿,將龍柱這一特色流傳了下來,以顯尊貴正統。

    但龍是分血脈等級的,有三爪龍、四爪龍、五爪龍、八爪龍、九爪龍。

    九爪龍即龍祖,龍祖有十子,其中九位肖母,不屬於龍族,唯一一個龍子,便是八爪龍帝,隕落於地之爭鄭

    八爪龍帝這一脈,皆為五爪真龍,後血脈弱者,出現了四爪、三爪。

    但這都屬於實力強大的生真龍一類。

    如虺、蛟、鯉魚等與龍族有淵源而具備化龍潛質的生靈,則有機會修煉成後亞龍。

    神朝之後,無人敢抓真龍守殿,庭用的是亞龍,更弱的勢力就隻能在柱上畫條龍上去擺擺樣子了,連凡間的王朝、道觀也有此習俗。

    可顯然,帝長生不僅是沿襲傳統,用龍守柱來彰顯尊貴,她還仿造了神朝的做法,用它來鎮東西,不過鎮守的不是氣運、功德、願力之柱。

    諸尊因為真龍的出現,重新端詳這些白玉柱,白玉珠上浸透了功德、信仰,她鎮的是這兩樣?

    酆都帝君笑聲如雷,“長生帝君好手筆,她鎮的是朱界域的大地和空間,這些功德和信仰,僅是此舉伴生而來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