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唐聖子願意親自找這史氏遺脈,是因為采風官手中會掌握某些秘密信息,他多少得上點心。

    拿到這兩本書時,計唐聖子慶幸了,這二冊,正是當初那位采風官的手稿。

    采風官的稿子隻有采風官自己和大帝能看明白,然他作為聖子,極得大帝器重,大帝教了他辨識稿子的方法。

    上麵扉頁記載,采風官會入某一險地,尋找寶物,為避免自己將來身死道消,無法將消息傳遞回去,他會找人留下一血脈,將手稿放後人身上。

    看到這裏,計唐聖子抬眼瞥了眼瑥史,惹得瑥史一激靈,愈加拘謹,他又重新把目光放到兩本書上,快而仔細地將它們瀏覽了兩遍,默默念出了一個詞,“琅環水洞。”

    他想起什麽,問左右,“琅環水洞是不是無咎道場的一處福洞?”

    微熹尊者道,“這一水洞,相傳是由於北羅大界地脈變動而然形成的,每隔七百年,它就會噴發一次,那些埋在地下的、生長在地下的奇寶異物便會被帶出來,但洞中極為凶險,尊者君亦未必保得住性命。一般也隻有北羅道教的修士方有資格進去。”

    計唐聖子點點頭,與書上記載的一般無二,采風官是在琅環水洞沒有噴發時,偷入進去的,一是因為他懷疑琅環水洞中存在著某一滯留地帶,堆積著那些被噴發出來又落回去的東西。

    二是因為采風官調查到,上次,也就是七百年前的那次噴發,出現了疑似世界火種之物,未有讓到,那物便又消失在了琅環水洞鄭

    何為世界火種?

    首先得提世界基石。

    人修道,承載道的理念便是修道的基石,托起力量的身軀便是修煉的基石。

    將星界比作人,那麽大地就是星界的基石,也可以,基石即星界。

    但某些特殊的情況下,基石崩潰,會誕生實質的“世界火種”,比如大地死亡,最後的星界力量匯聚起來成為一物,這一物就是“世界火種”。

    世界火種,玄之又玄,關於它的記載極少,一般修士也不認識它,傳聞它多數時候以石頭的形態出現,然在準備創界的修士眼中,這是可遇不可求的至寶!

    它蘊含著生命星界最後的力量,以此為基石,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創界的成功率,甚至可能創造出會自行誕生生命的星界!

    采風官之所以懷疑七百年前琅環洞出現了世界火種,是在聽熱鬧時,有北羅修士如此描述琅環水洞的爭奪盛況,“水流上湧,彩光朦朧,數寶在深洞中若隱若現,忽然眾人神情恍惚,大批修士墜入深處,血肉被水流絞碎,僥幸逃出來的修士以為有人搞鬼,相互一對峙,都覺那一瞬,自己變成了一顆星界、一方大地,由此認定地底衝上來了一件幻寶!”

    采風官是神都大帝的耳目和心腹,知曉極多秘聞,他記得關於世界火種僅有的記載中,便有提:見世界火種,即通感世界。

    可惜,這隻是采風官的一個異想開的猜測,他無法將它當做事實上報,故決定親探琅環水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