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長風將官印祭煉為自己所有,接著又以太衍紫微彌羅長生大帝的名義起草了一份任命書,令楊伏波為錦來河神,掌管官印,這便是授神籙。

    這也相當於,正式將官印托管給了楊伏波,有此份授神籙為憑證,楊伏波才能發揮官印的力量,震懾錦來大河及錦來大河中的所有生靈。

    正巧楊伏波也被剛剛官印散發的力量驚了出來,她便托著官印和授神籙問道,“你學了那麽多時日,可有不明白的地方?”

    楊伏波見到這位“大人”,心中的驚疑霎時沒了,欣喜地抓著時機,請教修煉過程中的疑惑之處。

    湛長風耐心地給他解答,順帶點撥了一兩句,楊伏波隻覺眼前的世界越來越廣闊,心境不斷翻新,身輕得快飄忽起來了。

    修煉問題暫時都解決了後,他拱手問道,“人另有疑惑,人既已領命鎮守錦來大河,造福兩岸百姓,為何規又言,不得現身於凡人眼前?”

    “二者沒有衝突,且你錯了一點,你是要鎮守錦來大河,護佑兩岸和河上船隻,但前提是遵而校”

    楊伏波不明白,“難道......難道也會傷害百姓?”

    “為什麽不能,你坐河神之位,首要便是學會辨是非,明因果,觀氣數,如果兩岸中有人惡行累累,惹了怒,水浪要將其淹死,你就別去救了,如果有人壽元已盡,注定掉落水中而死,你也不用救,你該護佑的是命數未盡之人、福緣深厚之人。”

    對於這點,楊伏波接受良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要他去救窮凶極惡之徒,他還不願意呢,“再請問大人,我該如何學會您的辨是非、明因果、觀氣數?”

    “我會贈你數本蘊藏至理的道經和一門望氣術,你學後自然會有所悟,你問的為何不能現身一事,也會得到解答。”

    湛長風將望氣術和道經交給他,這門望氣術,能觀善業惡孽和壽元,這幾本道經,是她編撰的符合萬法功德道的理念體係,從粗淺到精深,夠楊伏波去死磕了。

    人總對第一個出現的人或事物是有優待的,湛長風贈了望氣術和道經後,仍簡略地解釋道,“神凡不相見,一因為神凡有別,凡人有凡饒生活,神靈有神靈的職。

    如將你和你之前效忠的國主放在同一屋簷下,你會不會膽戰心驚,你會不會討好侍奉以求恩賜,那國主拒絕你、無視你,你會不會喝罵其不仁,會不會想造反?

    國主要是事事依著你,你會不會恃寵而驕,想要什麽隻需向國主許願?

    凡人和神靈,某種程度,就是你和國主的關係,越接觸越糾纏,對兩者都沒有好處。

    而最重要的原因,仍是意,一個本該從農耕走向工商業的文明,要是因為你,突兀地拐向了求仙問道,這便是破壞了原有的合理的演化進程,你惹的因果便大了,還不起。”

    “但是,此界精怪鬼祟是切實存在的,已被少數人知曉,所以相應的,你也可以在少數人麵前顯露真身,但更多時候,還是以那似是而非的神話、傳形式存在為好。

    比如上次你救了眾多纖夫,纖夫們都認為水中有靈,可他們又沒有親眼看見,你在他們的實際生活中便是不存在的,不會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太大影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