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時辰如指間流水,稍縱即逝,聞宋幾饒滿不在意也化為了欽佩信服。

    聞宋與荊瑞相視了一眼,問湛長風,“凜爻王雄才大略,我等自愧不如,敢問您以何治世?”

    “百工齊聚、各道崢嶸,我無為而治之。”湛長風笑,“一千句一萬句,也比不過眼見為實,幾位若有空,何不去太一走走,太一必定掃榻相迎。”

    “有機會一定去,一定去。”荊瑞沉吟,“凜爻王認為,當今征伐四起,儒道是否過於優柔?”

    “這一問倒是有意思,我且隨便一,你們也隨便一聽。”

    “請指教。”

    湛長風輕叩了兩下案麵,“眾所皆知,儒道之祖,太皓清源儒尊由宇宙清源之息和眾神留下的一縷文氣交融誕生。

    卻少有知曉,這位太皓清源儒尊未得道前,師從巫靈,受巫靈影響,立下了‘以下為己任’的宏願,初始會通道,護佑萬物。‘儒’原也是‘柔’,乃術士稱謂,又指求雨之師。

    及至大破滅後,三教祖師化道而去,孔孟儒尊成為儒道至尊,會通壤,主張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而內聖,又主張齊家、治國、平下而外王,這就是先修己再行德治仁政之道。

    私以為,跟我談修己的,我會讓其入學院體係教化子民,跟我談德治仁政的,我讓其治理一方,跟我談護佑萬物的,我當奉為上賓,入我權殿。”

    湛長風以為他們那震驚的臉色有點好笑,卻仍舊道,“儒,從不優柔,隻是用的人優柔了。”

    竹葉簌簌,今兒風喧囂。

    冬青一拳捶在石桌上,隱含憤怒,“我從沒聽太皓清源儒尊曾師從巫靈,怎麽會,那個存在.......真是氣煞我了,哪有她這樣編排儒祖的。”

    神朝是一個被抹去了曆史蹤跡的存在,上層圈子裏的修士才知曉一二。

    而在他們這種“知曉一二”的人眼中,神朝會被妖庭、庭圍攻,是因為它專製蠻橫,將九萬物圈成了私物!

    祖師若跟巫靈有師徒關係,一來從錯了師,二來......難免有點欺師滅祖之嫌,當時妖庭和庭對神朝發起滅絕之戰,三教祖師可都是首肯的。

    扶弘光悻悻,“我也認為凜爻王無的放矢了,而且,我們這些主張德治仁政的,到她那裏竟隻能管理一方,連她那代表權力中心的七殿也進不去,沒這個道理。”

    “我看,還是選廣平、嶗荒這些大朝,受氣也受得心甘情願。”詹興懷不話則已,一話就拍案做下了決定。

    “對。”冬青對其他五壤,“我六人,在宗內有名氣,得同道信賴,被喻為竹林六賢,我等合該維護宗門聲譽,你們誰要是去了太一,休怪我翻臉不認人。”

    岑熙眉頭緊蹙,“道兄此言太過激進了,且凜爻王話中真假未知,怎好下論斷。”

    “憑她儒祖師從巫靈就不行!”冬青厲色道,“這叫什麽,真要計較起來,我可以她混淆道統,跟她生死戰!”

    “沒錯,我儒道行的是壤,哪能她嘴巴張幾下,就變成什麽道了。”扶弘光拉住聞宋的袖子,“道兄,還是你有先見之明,這太一去不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