姽嫿拿出兩份玉簡,“一份是個人條約,若個人還有其他身份,參考第二份。”

    湛長風將兩份玉簡中的內容看完,權利和義務很是分明,對她這個沒有根基的人來利大於弊。

    而且從中能看出道盟主張抑製聖地對九的過分幹涉,讓帝君治理諸界。

    這點和她不約而同。

    湛長風問,“帝君的理念各有不同,道盟更傾向哪一種?”

    拿神道的分類來,有氣運神道.功德神道.信仰神道.全性神道,側重不同,行事準則也不同。

    再拿治世的理念來,有的尊崇法家.有的尊崇儒家.有的尊崇道家.有的尊崇兵家,還有農家.墨家.雜家.陰陽家.縱橫家,基本一個朝或王朝會傾向一種理念,若多種理念並行,可能會造成君臣.臣與臣之間的矛盾。

    其中最厲害的就是儒家了,儒家基本舉世皆敵,與其他幾家多少都有矛盾。

    儒“法外開恩”,法“法理無情”。

    儒要積極入世教化,道要我無為而民自化。

    儒主張親親之愛,認為關係有親疏,因此在統治傾向集權,墨是兼愛,為下利,要平權。

    另外奉行不同理念的帝君,在對外關係上的作為也可能不相同,如要爭一處地盤,在儒家帝君打算跟人講道理的時候,兵家可能已經直接打上門去了,另一邊的縱橫家興許在聯合其他人準備來個包圓,道家翹著二郎腿看戲,打不打隨它心情,

    如不巧,你有一群墨家的臣子,那就別想倚強淩弱去侵略別的地盤,否則他們能舉著非攻的旗幟反過來討伐你。

    姽嫿明白她在問什麽,“道盟沒有特殊的傾向,對盟內成員的內政也不會去幹涉,但對雲水會成員卻有要求。”

    “雲水會成員絕對不能出現極端主義,否則一經發現,就會被踢出去。所謂極端主義,即興己道滅他道,如在上,不能因為自己是仙道或壤出身,故意迫害其他道統之人,在下,不能因為實行信仰之道,就將一界人圈養,專事生產信仰之力。”

    “合該如此。”湛長風問出鄰二個問題,“道盟對各道帝君怎麽看?”

    不止有神道帝君,其他道統也有帝君,根本區別在於神道帝君期望統治界內的全部生靈,代宣化,其他道統的帝君則是在為各自的道統管理教化地,傳揚道法,又或者純粹是為了權力和資源圈地為王。

    如今神道因為太陽神皇的出世多有變動,其他道統也因為太陽神皇的出世坐立不安。

    過往常常最強的是六合聖地,以後可能變成六合聖地與太昊神朝,這一變,九的格局勢必會受到影響,有總朝之喻的道盟,又該怎麽處理各道帝君之間的關係?

    “容我提一個假設,如果我是神道的帝君,神道又以太昊神朝為尊,在太昊神朝和道盟某方麵產生衝突時,我該如何?”

    湛長風提的問題都切中要害,即使是姽嫿也不能深入而詳盡地解答。

    姽嫿思考良久後,道,“太昊神朝也將成為道媚盟內成員,盟內容許有不同意見。”

    換句話,不是太昊神朝和道盟會產生衝突,而是盟內有不合,兩戶人家的對抗變成了需關起門來解決的自家事。

    這回答倒也能接受。

    湛長風思緒萬千,如此看來,道盟有整合全部朝廷勢力之意,連太昊神朝也不放過,目標不。

    她最終回道,“能得雲水會看中,是我的幸運,我願意加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