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博士在聽到嚴小偉同聲翻譯過來的話後,不由驚呼出聲,有點不禮貌的打斷了中川的話。

    “我們家族是在六十年代,該做中川的,是這樣的,當年我父親在整理來自中的敦煌文獻資料的時候,發現了一篇日記……”

    藏寶圖上的物件都已經被發現了,自己隱瞞這段曆史也沒有什麽意思,中川倒是很老實的將幾十年前的那段秘辛給說了出來,並且連王道士的日記內容,也沒有做什麽保留。

    “原來是這樣……”

    在聽完中川的講述之後,莊睿和任春強對視了一下,在他們眼前,仿佛展開了一卷真實的畫麵:百年前王道士所雇傭的駝隊伴隨著清脆的駝鈴聲,來到這座古寺,將這批珍貴的敦煌文獻藏於其中。

    長長籲了一口氣,任博士開口說道:“看來關於敦煌藏經洞的曆史資料要被改寫了,當年敦煌藏經洞出土的經卷文獻,不應該是五萬多冊,而是八萬多冊……”

    “任哥,等這次出去,你就留下整理這些資料吧,以前你也做過有關於敦煌文化的研究……”

    這批文獻的麵世,必然要掀起一陣敦煌文化的熱潮,而這些文獻後期的研究整理工作,也是一項非常浩大的工程,一定會成立專門的研究部門的。

    有這批三萬多冊珍貴的文物墊底,研究一定會很順利的,而參與到這個研究部門的人,不敢說名利雙收,這名是絕對跑不掉的,最起碼能被冠以一個敦煌文化研究專家的名號。

    任博士一聽莊睿這話,知道他又往外推諉功勞了,連忙說道:“不行,這次考古是你主導的,後期的研究你一定要參加的,我打打下手就行了……”

    “任哥,我對敦煌文化沒有一點研究,前期的研究方向也不在這上麵,我就不參與了……”

    莊睿搖了搖頭,他在研究生的時候,主攻的是水下考古,幾次震驚考古界的水底打撈,也多是出自他的手筆,但是到了博士的時候,莊睿的研究方向卻是關於元朝的墓葬形態和考古發掘。

    莊睿的這種選擇讓孟教授當時很不理解,不過莊睿是有自己的考慮在內的。

    元朝考古是考古學中的一個冷門學科,雖然元朝是中國曆史上疆域最為廣闊的一個朝代,但是由於時間不足百年,並未完全受到中原文化的同化,在其生活習慣和墓葬形態上,都保留著蒙古族的特色。

    根據極少的一些有關於蒙古族墓葬的資料記載,蒙古葬俗不封土不栽樹,也沒有陵墓,會選擇一塊極其隱秘的地方,以大木為棺,深埋後用萬馬踏平。

    然後會將這個地方封起三年,使其草木茂盛而使人不知其處,唯於葬時於此地殺一幼駝而使母駝觀之,他年母駝來此悲鳴之地即為葬地。

    出於這種墓葬的隱秘性,所以元朝雖然存在了九十七年,曆經11位皇帝,但是從元朝開國皇帝鐵木真到元順帝的墓葬,至今都沒有被發現,這也算是中國考古學界的一個空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