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川正想著心思的時候,忽然發現前麵領路的駱駝,調轉頭往來路走去,不禁喊道:“哎,怎麽回事?駝隊為什麽回頭啊?”

    “中川先生,您不是要提放後麵有人跟隨嗎?二蛋先生說他是按照您的指示在辦的……”

    嚴小偉在翻譯李二蛋話的時候,心裏直想笑,您倒是也給兜個圈子再轉回頭啊,有這麽敷衍了事的嗎?

    “呦希,告訴李二蛋先生,我們都服從他的指揮……”

    中川一聽是這麽一回事,心裏鬆了一口氣,他雖然懷裏揣著一張九十多年前的地圖,但是讓他自個兒跑沙漠裏來尋找古寺的話,估計地方沒找著,人早死在裏麵了。

    中川其實應該姓吉川的,在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他們整個家族都由吉川改姓為中川。

    沒錯,了解敦煌曆史的朋友已經可以猜出,中川就是上個世紀1912年時,僅用白銀三百五十兩,就騙買四百餘卷上萬冊手寫經文的日本探險家吉川小一郎的後人。

    由於吉川小一郎在上個世紀初期,周遊東南亞各國,用很多不光明的手段竊取了大量的外國珍貴文物和稀世珍寶,回到日本之後,投資了不少的產業。

    在日本戰敗後,吉川家族又變賣了許多由外國掠奪來的珍貴物品,憑借著雄厚的財力,在日本化工行業占得了一席之地。

    不過為了培養家族的文化底蘊,得自中國的四百餘卷敦煌手寫經書,吉川家族一直都保留著,並且斥資找一些學者研究整理。

    中川的父親,就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日本著名的一位敦煌文化研究理論家,和家族中其他人熱衷於生意不同,中川的父親最是癡迷這些記載著中國古代文明的經卷文書,所以在家族中地位不高,很不被人重視。

    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的時候,中川的父親整理得自中國的手寫經書的時候,無意間在一本經書裏,發現了一張地圖,上麵有著詳細的注釋,標明了這張地圖的來曆。

    熟識中國文字的中川父親在見到這張地圖後,大喜過望,因為這是一張王道士的親手製作地圖,繪製於上個世紀的1911年,上麵的內容更是讓老中川欣喜若狂。

    地圖上的注釋表明,從敦煌藏經洞中出土的經卷文物,並非是世人所知的五萬多件,其實總數實為八萬多冊,

    隻是這其中的三萬多冊經卷,在剛剛出土的時候,就被王道士送給了一個老朋友,當時距離北戈壁不遠的一位古寺主持。

    雖然那會寺廟所處的地方沙漠化還沒有那麽嚴重,但是那座古寺也已經遭受了風沙的襲擊,原本很有些香火的寺廟變得很是衰敗。

    和尚吃不上飯喝不上水,那也會跑的,所以整座古寺裏加上主持在內,也不過就三四個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