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後的一年多時間裏,國際拍賣場上,時不時的就能看到一兩件製作極為精致的三彩器物,基本上都是從東南亞各國流傳出來的。

    經過多位國際藝術品鑒定師鑒定,都為真品,由於品相極好,在這段時間裏,國際拍場興起了一股唐三彩熱,而且購買者,大多都是國外的藝術品收藏家。

    莊睿除了留下那八件仕女俑自己把玩之外,剩下的二十多件唐三彩,都通過胡榮的渠道賣了出去,到最後一算賬,居然賺了差不多兩億元RMB,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莊睿的博物館的發展也是很好,每天的客流量,基本穩定在一萬人左右,雖然每周都有兩天閉館的時間,一個月也能給莊睿帶來將近六七百萬的收入。

    營業四五個下來,去掉各種開銷,博物館的純利潤差不多有兩千五百萬之多,這些錢莊睿都沒動,他是準備將其用於博物館的完善和購買館藏物品上。

    胡榮前段時間的到來,給莊睿帶來了一張五千萬歐元的瑞士銀行本票,這也是那座翡翠礦半年的盈利分紅,莊睿現在不差錢。

    不過仿製磁州古瓷的困難程度,遠遠超出了莊睿的想象之外,一直過了兩三個月的時間,進展都不是很大。

    現在主要的問題,就是燒製的火候掌握不好,不是溫度高了,就是低了,連連出現廢爐,莊睿投入進去的一千萬RMB,已經用掉兩百多萬了。

    莊睿幹脆將這事放到了一邊,正兒八經開始自己的學業了。

    京大文博院的課程分為大課和小課兩種,大課是指在大階梯教室內,所有相關專業的學生,不論年級,都可以來旁聽。

    而小課的針對性比較強,一般都是一個年級三四十個人組成的一堂課,像孟教授這樣的博士導師,也是時不時的會講授一堂小課。

    經過了幾個月專業係統的學習,莊睿發現,考古專業相對於古玩鑒賞來說,要更加的嚴謹,並且還需要相關專業的學生,具有一定的推理判斷能力。

    因為墓葬內所有的東西都是死物,想要通過這些死物來還原古代的社會風貌,就需要從這些死物上去推理。

    很多教授講課,都喜歡拿出一些已經被發掘了的古墓,在課堂上進行討論,考古課程上起來,倒也不是莊睿想象中的那麽枯燥。

    另外莊睿沒事就跑去醫學院那邊,旁聽關於針灸學方麵的課程,和張猛那幫子學生混的也是非常熟悉,並且花了八千多塊錢,專門訂做了一套針灸用具。

    ……

    “哎,我說老弟,你玩真的啊?這……這玩意能靠譜嗎?”

    在莊睿的那個四合院裏,歐陽軍臉帶懼色的看著莊睿手裏那根寒光閃閃的銀針,今兒莊睿剛拿到訂製的這些銀針,興奮的連課都不去上了,直接開車回家,拉上歐陽軍就要做實驗。

    歐陽軍倒是曾經針灸過,知道這東西在一般情況下,是紮不死人的,不過這紮針的人換成了莊睿,歐陽軍心裏就沒底了,這年頭庸醫多啊,更何況莊睿這半吊子水平,連醫生都算不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