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珍貴的文物出現在國外的博物館裏,那都是有其曆史背景的,大多都是當年八國聯軍的後人捐贈出來的,說起來數量著實不少。

    僅是法國巴黎的吉美博物館,就有中國藝術品兩萬餘件,其中有新石器時代的玉器、商、周朝的青銅器及其馬飾車具、銅鏡、古幣和漆器等。

    在雕塑領域,吉美博物館除了擁有一些展現佛教藝術的大件作品外,還有漢、唐時期的收藏,在裝飾領域,則呈現出完整的曆史全貌,通過一萬餘件陶瓷、粗瓷、青瓷、硬瓷,反映了瓷器曆史的技術革新。

    另外,吉美館內還收藏了自唐至清代的千餘幅繪畫作品,可以說,除了一些瓷器之外,那裏的每一件作品,拿到國內後,幾乎都能評得上是一級文物的。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這來自中國的藝術品多了之後,外國人也並不是很重視。

    像那位法國將軍弗雷,捐贈給吉美博物館的一些中國清朝宮廷畫和陶瓷器,就是被收藏在博物館的倉庫裏,從來都沒有進行展覽過的。

    中國是有著五千年悠久曆史文明的,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大概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珍貴文物,都流失在海外,這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字,總數要以百萬來計算。

    但是國外的藝術品不同,在國外,有可能數十年甚至數百年,才會出現一位天才藝術家,像是莫紮特、貝多芬、梵高和畢加索等等。

    雖然前麵兩位是音樂大師,但是同樣脫離不了藝術的範疇,比如貝多芬,他手寫的五線譜,曾經就拍出過天價,同樣,莫紮特使用過的小提琴,也是眾多收藏家追崇的目標。

    不過大家要知道,莫紮特用過的小提琴也不過就是那麽三五把,貝多芬譜寫的詞曲真跡就更少了,就算是畢加索是一位高產畫家,一生創作出六萬多幅作品來,但是以世界收藏人數的基數來計算,那實在算不得多麽龐大的數字。

    作為藝術史上唯一一位在世的時候,就親眼見到自己的作品被羅浮宮收藏的人,畢加索的名望可想而知,在他在世時,那數萬幅作品都已經被人收入囊中,很少在市場上流通了。

    所以在國際藝術品拍賣市場上,想找出一些中國藝術品很容易,時常都能見到,但是想遇到畢加索梵高等人的作品,卻是極難,往往有他們作品存在的拍賣會,都可以吸引到來自全世界的大收藏家們。

    這並不是說中國的古玩就不如外國的藝術品,隻是一個數量,還有就是外國收藏家們的認知問題,因為畢加索和梵高等藝術家們的影響力,是全球性的,幾乎有人的地方,都可以聽到他們的名聲。

    而中國由於早年閉關自守,而書畫的作風多為抽象寫意的,並不為外國人所能欣賞和接受,所以曆朝曆代的一些大書畫家,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顯然不如達芬奇以及畢加索等人。

    不過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在莊睿的眼裏,自然還是祖宗留下來的那些玩意兒好,所以莊睿心裏才興起了這麽一個念頭,用畢加索的這些作品,去換取流失在國外的中國文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